详情

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宜昌市清洁能源之都规划出炉

来源:宜昌市人民政府2023/10/20 14:13:24106
导读
湖北宜昌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0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
  近日,湖北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宜昌清洁能源之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供给优势有效发挥,绿色低碳产业加速集聚,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0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详情如下:
 
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规划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与优势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供应高地
 
  (二)推动能源消费升级,打造综合能源消费绿地
 
  (三)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优质产业聚集洼地
 
  (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安全可靠支撑体系
 
  (五)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提升数字平台管理水平
 
  (六)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现代科学管理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强化规划衔接
 
  (三)完善配套政策
 
  (四)突出科技支撑
 
  (五)建立考评机制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助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和省、市有关能源发展规划,结合宜昌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与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宜昌地理区位优越,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有“川鄂咽喉,西南门户”之称,是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便利,是长江“黄金水道”核心枢纽、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通道重要节点,入选首批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境内有“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两条能源大动脉,已形成以220千伏和500千伏为主的电网构架,承担三峡等清洁能源外送、华中电网调峰运行、区域电力利用等功能。综合实力不断跃升,2022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6万元,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4位。“1+4”人才新政迭代至3.0版,形成了产业吸附和人才聚集“强磁场”。2021—2022年全市全社会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6.3%,超“十四五”能耗强度目标任务进度,能效水平不断提升。
 
  2.清洁能源丰裕,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宜昌水能、风能、太阳能、氢能、页岩气、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品种和开发量丰富。宜昌处于我国第二与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是全国乃至世界水电资源最富集、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建有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468座,总装机2850万千瓦,最高年(2020年)发电量超1400亿千瓦时,占全国水力发电量的十分之一。抽水蓄能资源潜力超过3000万千瓦以上,7个抽水蓄能电站被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目前已核准项目3个,总装机480万千瓦,长阳清江、湖北远安抽水蓄能项目已开工建设。宜昌页岩气远景资源储量达7.42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超5000亿立方米,被列入全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太阳能、风能资源条件较好,近期技术可开发量近1000万千瓦。化工副产氢气资源丰富,拥有工业副产氢提纯和电解水制氢的天然优势,氢气年产能超过52亿立方米(47万吨/年)。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广泛,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3.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宜昌磷矿、石墨矿、锰矿、玻璃用砂岩矿等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保有储量43.17亿吨,占全省的56%、全国的15%,居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一位。石墨资源富集,晶质石墨保有储量145万吨,约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10%,为全国四大晶质石墨产区之一。玻璃用砂岩保有储量4504万吨,为全国四大优质硅砂矿区之一。锰矿保有储量904万吨,为全国锰矿重要产区之一。优越的资源条件为聚集磷酸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板等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已建成磷酸铁锂电池产能70GWh,初步形成涵盖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电池总装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新建新能源船舶数量占全省的56%。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在宜打造运营,长江首艘氢燃料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宜首航。湖北首个磷矿重卡换电站顺利投运。目前已建成充电桩超过1.3万个。
 
  (二)发展形势与机遇
 
  从时代方位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能源转型正推动全球能源和工业体系加快演变重构,能源正从过去以煤炭、油气、电力等集中式资源供给逐渐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双重发展的方向转变。低碳化、多元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逐渐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清洁能源将成为满足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23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能源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背景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外源型发展动能明显减弱,产业布局逐渐从“沿海时代”转向“长江时代”。宜昌位于长江经济带核心节点,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交汇承载地,有条件有优势在国家战略大调整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入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从发展方位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湖北省正处于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疫后恢复成势见效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期、区域实力整体提升期,同时也面临着用能需求刚性增长下能源安全保供的压力、碳达峰目标下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机遇大于挑战。省委、省政府提出能源发展“12358”总体思路,全面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和质效,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能源保障。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建设三峡库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引领带动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宜昌等重大使命。2023年8月,中共宜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抢抓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让绿色低碳成为宜昌最靓丽的名片、最持久的优势。新的发展方位必将推动宜昌以新思维新模式,集聚更高势能、打造更强功能、增添更大动能。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着力增强能源供应链清洁、安全、稳定,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清洁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保障和支撑。
 
  (二)基本原则
 
  清洁低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消费方式,形成高质量能源发展新格局。
 
  灵活高效。因地制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设施,构建以清洁能源基地一体化开发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区域电网灵活性,以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为重点,促进新能源就近平衡、就地消纳,促进氢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灵活接入。
 
  创新驱动。整合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矿产、数据等关键要素,协同、有序、高效投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加大清洁能源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安全可靠。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以保障安全为前提,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夯实区域能源保供基础,坚持清洁能源本地消纳与对外输送并举,积极探索多能互补开发利用模式,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领域公平竞争,持续优化能源市场和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三)发展目标
 
  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资源优势,将宜昌打造成清洁能源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全球低碳样板。
 
  ——清洁能源之都。推动世界水电之都全面升级。依托世界级水电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等,打造能源生产绿色之都;以“电化宜昌”“氢化宜昌”为名片,打造能源消费低碳之都;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和国内一流的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制造基地,打造能源产业聚合之都。
 
  ——中国动力心脏。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全面构建以绿色电力为主体,页岩气、氢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的清洁低碳、高效多元的能源供给体系,强化和拓展动力心脏功能,支撑建设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能源保障。
 
  ——全球低碳样板。打造“电化长江”先行示范区,推进工业、建筑、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各领域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开创能源消费清洁低碳新局面,建成全球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样板,成为展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到2025年,宜昌清洁能源之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清洁能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供给优势有效发挥,绿色低碳产业加速集聚,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0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850亿元。
 
  到2030年,基本建成宜昌清洁能源之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形成清洁高效能源供给体系,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推进,新增清洁能源装机60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1600亿元。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
 
  到2035年,全面建成宜昌清洁能源之都,清洁能源生产供给区有效转化为清洁能源产业聚集区,动力心脏功能更强,成为全球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新增清洁能源装机900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构建清洁能源供应高地
 
  充分发挥区域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建立以清洁水电为主体,以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页岩气等为补充的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积极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基地,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1.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依托资源禀赋,科学有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力争“十五五”期间建成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五峰太平抽水蓄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480万千瓦。积极推进宜都潘家湾、秭归归萍河、夷陵白龙潭等已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夷陵晓峰河、宜昌市黄柏河等抽水蓄能项目的入规和保护工作。
 
  2.深度挖掘水能资源潜力
 
  以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为重点,对水电站老机组实施增容改造,扩大装机容量,提高机组效率。充分发挥水能调峰作用,开展葛洲坝、高坝洲等大型已建水电站扩机工程,有序推进西北口、玄庙观等一批重点小型水电站扩机增容,力争市域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持续优化水资源调度,不断提高区域水能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进水电本地消纳,逐步增加大中型水电站丰水期就地消纳份额,争取水电增容改造新增电能留存本地消纳。
 
  3.有序发展太阳能发电
 
  以宜都、当阳、枝江、夷陵等东部地区为重点,坚持“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原则开发利用太阳能,综合利用废弃矿区、工业厂房等资源,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及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在办公楼、医院、学校、商场等城市公共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实施城市景观大道、旅游景点太阳能光伏照明改造工程。
 
  4.稳妥推进风电开发
 
  以长阳、五峰、兴山、秭归等西部地区为重点,积极稳妥开发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70万千瓦。探索采取深埋基础、箱变进塔筒、箱变进风机机舱等技术,选取部分非环境敏感区建设风电场,开展风电与农林业融合开发示范。鼓励相关企业和个人利用自有土地资源,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
 
  5.建设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基地
 
  推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利用宜昌电网网架结构、抽水蓄能布局、新能源资源、工业负荷等条件,在当阳、远安等地建设东部百万千瓦风光储(蓄)多能互补基地;在宜都、枝江、长阳、五峰等地建设南部百万千瓦风光水储(蓄)多能互补基地;在秭归、兴山等地建设百万千瓦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结合中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小型风光水储基地。
 
  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加快分布式能源、储能等设施建设,实现冷热电气联合供应,建成1—2个源网荷储智慧综合能源示范园区,在宜昌高新区、猇亭区等工业负荷大的地区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6.加快建设氢能供应体系
 
  依靠现有工业副产氢、煤制氢、离子膜烧碱工艺制氢等化工项目和技术路径,建设规模化灰氢供应基地和供应体系,满足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化工项目需要以及对外供应氢气。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探索规模化、绿色化、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制氢方法,建设新能源电解水制绿氢供应体系,打造优质氢源体系,将宜昌建成全省乃至华中区域重要的氢气供应节点城市。
 
  7.大力推动页岩气商用开发
 
  加大页岩气商业开发力度,对当阳—枝江、远安、宜昌东等3个已取得油气勘察探矿权证的常规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区块,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和投资力度,推动尽早实现量产。积极推进宜昌北、长阳等区块出让工作,尽早实现商用开发。提前做好管线和土地规划,在产量较高地区规划布局页岩气外输管道,在产量较低地区建设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利用装置。加强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规划“气留宜昌”“气用宜昌”,加快谋划装备制造、管网建设、运输储备、油气服务、高端化工等页岩气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建设。
 
  8.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
 
  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以生物质能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利用为重点,按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统筹原料资源及负荷,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推动宜昌城区二期、枝江、兴山等发电项目建设。鼓励跨市、县联合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有序推进生物质能资源综合利用。以小型沼气工程、沼气循环农业示范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有效推动各类生物质能资源市场化和规模化利用,支持在当阳、枝江、五峰等地工业园区开展生物质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光伏、储能等多能互补,实现供电、供气、供热循环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制气替代燃煤工程,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
 
  9.有序开发地热能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积极探索中深层地热能综合利用形式和市场运营模式,大力开展特色温泉旅游、养殖种植和科学实验。加快夷陵、伍家岗等9处重点规划区的勘探和开发,统筹区域特点、资源情况,推进地热能梯级利用,打造江水源冷热电联供“地热能+”多能互补供应体系。
 
  (二)推动能源消费升级,打造综合能源消费绿地
 
  1.实施能源消费强度控制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达标工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源头管控“两高一低”项目准入。推动重点工业园区清洁能源建设,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统筹建设电力、燃气、热力、供冷等基础设施,谋划新(改)建工业园区、新城镇综合能源示范工程。推进余热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提高工业园区、化工企业等余热利用水平,实现能源阶梯互补利用。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2.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推广,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私人乘用车、旅游客车、出租车、公交车占比分别达到所属类型车辆当年保有量的17%、21%、50%、65%以上。积极推进矿运车辆电动化,力争到2025年磷矿运输电动重卡达到400辆以上。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自(专)用桩为主体,以城市“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公共停车场、公路沿线及旅游景区公用充电桩为辅助,以城市运转、矿场、港口等特殊场景专用充换电站为补充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力争到2025年全市配套建设充电桩达到2.6万个。
 
  3.全力推动“电化长江”建设
 
  聚焦“三基地三廊道三中心”,建设“电化长江”先行示范区,为实现长江航运“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昌样板”。
 
  建设“三个基地”。推进市域内长江、清江等内河以及湖泊的公务船舶、渡船、区间旅游船、港口作业船(接驳船、拖轮、垃圾和污水接收船、清漂船等)、短途货运船等船舶电动化,率先在全国实现全域船舶电动化,建设船舶电动化示范基地。推进长江宜昌段岸电设施提档升级,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船舶充电需求,打造长江经济带岸电工程“宜昌模式”升级版,建设港口岸电示范基地。与全国全省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平台,推出新能源内河标准船型,提供长江航运绿色智能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打造新能源船舶标准输出地、技术创新地,建设新能源船舶研发示范基地。
 
  打造“三条廊道”。推动宜昌境内渡船、公务船、短途客(货)运输船电动化更新,打造“零碳排、零污染”的长江绿色航运廊道。实施“两坝一峡”区域电动车船环形联运工程,实现环“两坝一峡”景区游船、客运车辆全部电动化,打造长江绿色旅游廊道。建设公水联运电动化磷矿运输通道,形成专业化多式联运绿色货运示范线路,打造长江绿色矿运廊道。
 
  构筑“三大中心”。依托资源优势延伸拓展整装电池产业链,打造“宜昌新能源动力电池”品牌,构筑中部地区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中心。利用船舶制造产业优势,推动传统船舶制造与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结合,打造新能源船舶制造产业集群,构筑长江经济带新能源船舶制造中心。在伍家岗、白洋港规划建设新能源船舶航运服务中心,引进国内外航运公司在宜昌设立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发展面向新能源船舶的现代航运服务业,构筑长江中上游新能源航运总部中心。
 
  4.推动氢能上下游示范应用
 
  坚持适度超前理念,近期优先在氢能资源丰富、应用场景成熟的区域提前布局,完善坝区制氢、加氢一体化建设,推进城市公交、物流、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开展加油、加气、充电和加氢站合建模式试点。中远期有序推进城市和城际公共加氢站网络布局,规模化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全国物流枢纽城市地位,优先在城市公交、厢式物流等商用车及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示范应用,探索燃料动力在港口、矿山机械等领域应用。加快推进氢能源船舶研发生产,在枝江船舶工业园建设氢能源船舶研发生产基地。
 
  5.开展绿色建筑示范推广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示范。推动城市新区、功能园区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街区、住区)节能示范,集中连片推广绿色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积极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提升民用建筑节能水平。以点军绿色生态城区为引领,打造一批绿色公建、绿色住宅、绿色生态城区,加大磷石膏等绿色建材应用推广。
 
  实施建筑全领域绿色倍增行动。城镇新建建筑逐步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全市建筑节能水平提升至70%,新增节能建筑2433万平方米。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探索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加强建筑日常运行维护,提高建筑运行阶段能效水平,降低运行能耗及碳排放。
 
  6.引导居民绿色低碳消费
 
  实施全民节能行动,积极引导居民合理用能、错峰用电用气,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优先开展高水平绿色能源消费示范建设,在全社会倡导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和绿色产品。规划建设西坝AI智能岛,将西坝建成长江流域首个“零碳岛”。
 
  (三)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优质产业聚集洼地
 
  1.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
 
  充分发挥宜昌清洁能源、磷矿资源和化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等锂电关键材料,延伸发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在枝江、宜昌高新区等地围绕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推动磷化工产业向磷系电池材料延伸,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聚区。以夷陵、宜昌高新区等地区为重点,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以夷陵等地区为重点打造储能电池及系统生产的“隐形冠军”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市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产能达到200GWh以上,引进和培育产值过百亿龙头企业8—10家,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2.积极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
 
  以“电化长江”为突破口,发展新能源船舶、海洋船舶与海洋装备行业,积极发展高技术及高性能特种船舶,加速推进新能源船舶及船用氢燃料电堆、电控、电机、舾装件,大中小型LNG及氢气储罐等配套装备的研发制造,加快发展以海洋环境监测、水下安全防卫、援潜救援、海洋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海洋装备产业,大力发展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积极拓展非船高端、高附加值铸锻产品及配套供应链物流业务。创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创新制造中心和绿色船舶运营中心建设宜昌船舶工业园枝江园区、宜昌船舶工业园宜都园区、新能源船舶产业创新秭归示范基地、新能源船舶长阳维保基地。到2026年,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00亿元,打造2-3个百亿级园区,绿色智能船舶年建造量300艘以上,年制造船舶总载重吨位300万吨以上。
 
  3.大力发展水电装备制造产业
 
  抓住宜昌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化建设机遇,积极发展水电装备产业,打造宜昌本地水电产业链,大力发展辐射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水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宜昌水电高端制造产业园。以生产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传统水电机组核心部件及先进清洁能源装备为重点,打造先进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制造基地、水电站备品备件生产基地及清洁能源先进装备研发试制基地。提升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能力,传统水电机组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探索可变速抽蓄机组及大型冲击式机组装备首台套应用场景可行性,提高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能力。
 
  4.积极培育风电装备制造业
 
  积极推进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培育风电铸件、锻件、塔简、轴承、变流器、叶片、发电机、变桨系统、主控系统及齿轮箱等零部件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风电全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发挥宜昌化工基础优势,引进行业领先企业,发展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叶片制造关键材料产业。
 
  5.延伸光伏制造产业链
 
  完善晶硅光伏制造产业链条,持续推动多晶硅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发展多晶硅材料、光伏系统、光伏玻璃等产品,加快引进一批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制造、光伏电站建设运维头部企业,形成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条。培育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积极推进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在宜昌落地,加强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制备、钙钛矿前驱液制备、大面积涂层制备等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力争早日实现钙钛矿光伏电池规模化生产。
 
  6.超前布局氢能产业
 
  强化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在氢燃料电池主要零部件领域,布局发展一批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燃料电池电站系统、系统辅件及相关零部件等产品。组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投资融资、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氢燃料电池产业联盟,突破氢燃料电池电堆控制系统、氢气制备、燃料电池零部件、加氢、储氢罐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聚集区。
 
  发展氢气储运新材料新装备。依托碳纤维产业基础,加快储氢材料、氢气储运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气态、液态储氢技术,迅速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储氢产业基地。加快实施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装备项目,谋划推动高压储氢瓶生产制造项目、液氢装置、液氢储罐、储氢系统全产业链项目、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气设备制造项目。
 
  积极开展储能领域示范应用。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的示范,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逐步形成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相互融合的电力系统储能体系。探索氢能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路径,促进电能、热能、燃料等异质能源之间的互联互通。
 
  7.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生产性服务业
 
  结合建设区域创新中心,打造湖北三峡实验室、三峡清洁能源研究院、三峡绿色智能船舶研究院及清洁能源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加强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智慧电网、太阳能、页岩气、智能运维、甲醇燃料及船舶设计建设等技术攻关。支持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规划咨询、设计、施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本地能源企业走出去参与全国清洁能源项目开发。依托电力工程建设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系统、分布式电源系统、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等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服务。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培育引进科技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鼓励开发应用能源管理专用系统和软件平台,大力发展企业端、园区端智能化电力管理、运行、维护等后市场服务。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打造全国电力等能源大数据存储与处理中心,加快培育能源大数据产业。
 
  (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安全可靠支撑体系
 
  1.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提高电网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新增500千伏布点,提升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加强重点园区电网建设,保障宜昌姚家港化工园、宜都化工园、当阳坝陵化工园等园区发展用电需求。持续优化构建坚强网架结构,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对标全国同等城市先进水平,建设高标准城市配电网。加快解决农村区域网架薄弱和局部低电压问题,打造新型农村配电网。
 
  强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满足分布式电源、充换电站、微电网、多元负荷规模化发展需要,促进智能“微电网”应用,逐步形成“分布式”与“大电网”兼容并存的电网格局。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要求,统筹周边地区资源,统一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外送通道,发挥抽水蓄能电站应有作用。大力支持电源侧储能建设,积极服务用户侧储能发展,加强灵活调节能力建设。应用现代负荷控制技术手段,扩大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储备资源达到全市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建设新一代智能电力调度控制系统,推动电力调度模式由源荷单向调度向适应源网荷储多元互动的智能调控转变。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有效全覆盖。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可控可调水平,增强电网“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应用先进数字信息技术,助力各环节实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革新升级,推动电力配置方式向高度感知、双向互动、智能高效转变。
 
  2.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
 
  超前布局建设油气管网基础设施,提升油气管网储运能力和冬季供气保障能力,积极推进三峡枢纽江南成品油翻坝项目建设,加快长江宜昌段LNG水上加注站建设。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衔接高效,建成宜都红花套镇至五峰渔洋关镇天然气管道、秭归县移民安置区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新建红花套、鸦鹊岭门站及点军、伍家岗、西陵、龙泉、小溪塔、顾家店调压站。积极争取川气东送二线宜昌支线纳入国家管网分省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实现远安县城、兴山县城在内的全市管道天然气“县县通”,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气化人口比重达到60%。加快暖居工程、农村分布式燃气微管网等项目建设。适时启动页岩气管线建设,确保页岩气开发市内消纳和外输通道高效畅通,助力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
 
  3.加快园区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园区集中供热,在宜都工业园枝城、红花套、高坝洲片区,宜昌姚家港化工园,当阳坝陵、金桥、双莲工业园,夷陵区小溪塔、龙泉、鸦鹊岭工业园,猇亭园区,宜昌高新区田家河片区,远安化工园等工业园区,根据园区热力需求,适度超前规划建设集中供热中心,做好能耗、排放、土地等各项要素保障,配套建设供热管网基础设施,规划管网总长度约540公里,其中近期新建管网长度约360公里。
 
  (五)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提升数字平台管理水平
 
  1.打造智慧能源管控平台
 
  推进以工业园区、公共机构、交通运输等为重点的智慧能源平台建设。着力建设以宜都化工园、宜昌姚家港化工园、猇亭工业园等为重要支撑的工业园区智慧能源在线管控平台,实现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能源监控与优化、能源节约与管理、能源交互与共享。推广宜都市整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托管新模式,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2.加快能源领域数字赋能
 
  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传统能源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助力燃煤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
 
  3.推进能源智能化利用
 
  依托采集到的煤、油、气、电等能源数据,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汇聚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绿证交易、绿色金融等能源全产业链信息,实现能源消耗科学预测、能源管理安全可靠、能源服务高效便捷,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
 
  (六)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现代科学管理模式
 
  1.优化电网调度运行
 
  统筹电网送受端调峰资源,完善宜昌与鄂中电网间的互济和旋转备用共享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多级调度协同快速响应。加强跨区域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联合运行,提升清洁能源负荷预测精度,优先调度清洁能源,确保能发尽发、能用尽用。
 
  2.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
 
  发挥电力市场化交易优势,积极搭建市内用电大户与省内发售电企业交流对接平台,促进长期用电协议签订。持续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3.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认真落实国家、省相关规定,充分挖掘碳市场潜力,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应对、主动适应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和运行带来的变化,促进控排企业高质量发展。
 
  4.探索有效投融资模式
 
  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引导清洁能源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在防范风险基础上创新合作机制和投融资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市发改委(市能源局)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县市区和重点能源企业细化落实的清洁能源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滚动研究,完善规划体系,协调重大关系,解决重大问题。
 
  (二)强化规划衔接
 
  强化本规划与国家、省、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的有效衔接,坚持“合理布局、安全稳定、有序发展”原则,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见附件),协调好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布局、时序与环境保护、基本农田、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输电线路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完善规划动态调整机制,保障重点任务落实落细、重点工程有序实施。
 
  (三)完善配套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新技术应用、清洁能源公共服务、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农村新能源等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促进能源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价格、环保、产业等相关政策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机统一,提高政策综合效力。
 
  (四)突出科技支撑
 
  构建有利于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发展全要素交易平台,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健全能源领域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提升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活力。
 
  (五)建立考评机制
 
  建立工作任务长期监测、滚动调整、绩效评估、监督考核等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信息公开,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公众全过程参与规划贯彻落实,提高规划落实、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水平。
 
  附件:重点实施项目表
 
  重点实施项目表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