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通知》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提到,截至2022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超过1500座,污水管网约30万公里,垃圾焚烧处理厂超过500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6亿吨/年,增长了4倍。而今年,发改委还将加快城镇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
污水管网问题系统性强,复杂度高,且逐渐在管网老旧以及布局不合理等背景下呈现出了巨大弊端,也直接影响了水环境治理和城市内涝治理的成效。因此近年来,我国对污水管网的改扩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将其作为具体目标纳入五年规划中,同时在中央环保督察曝光的典型案例中也是“常客”。
业界就曾估测,按照1公里污水管道平均需要300万的投资来算的话,污水管网目前面临的是万亿缺口,同时2023年被称为管网建设的元年。关于这一点,倒也有迹可循。
去年底,中国建筑联合体中标102.5亿济南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项目还历历在目。即便是央企出手,也是4家公司的联合体才拿下了这个“天量”体量的大项目。而污水管网改造虽然知道费钱,但一般看到的多是像4.5亿丹河新城污水管网项目,12亿大同污水管网项目,百亿管网项目确实让人侧目。
这还没完,年初持续发酵的长江管网公司成立的事情抛下了又一根引线。注册资本100亿,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下重资成立了管网公司,100%持股,继续深化“水管家”战略,蓄力解决管网问题的同时未必没有在万亿市场先拔头筹的意思。毕竟,去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3年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预算105.5亿。
当然,除了新建和扩建之外,管网维护也是一门“大生意”,“运营为王”的时代不会落下任何一个节点。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管网增量,排水管网建设、检测、修复、改造都成为闭环中不可缺的要素。尤其是管网修复和管网运维,在现存管网长度颇为可观的条件下提出了更多也更高的要求。像中仪股份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就是为非开挖修复而生的,以满足存量管网的检测和维护需求。
另一方面,管网数智化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在智慧水务“技术树”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从管网漏损检测,到管道监测预警,以及云平台数据共享,集成化管网运维等等,智慧管网建设融入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管网运维矛盾的前瞻性方案。
管网的故事才刚开始,下回,我们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