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京津冀交界地带的平谷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肩负着建设首都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平谷区通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形成了“生态桥”治理工程绿色循环经济等典型案例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环境闭环管理,形成联合执法链条,不断提升污染治理合力。
“生态桥”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平谷是大桃之乡,区内17个乡镇(街道)种植有34万亩果园。果品种植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环境治理带来了难题。全区每年大约产生20余万吨的果树枝条等农林废弃物,如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问题。为此,2017年1月,平谷区委、区政府以刘家店镇为试点,创新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
在刘家店镇寅洞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大桃。走在村子里,干净的街道几乎看不到废弃的农作物。但在前几年,枝条乱堆乱放、废叶焚烧现象严重,河道两旁、大小主干道旁、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的枯枝、落叶等废弃物。“修剪下来的树枝、烂桃,果农们都会送去镇里的统一收集点,免费换取有机肥料。”刘家店镇党委书记马超鹰说,“生态桥”治理工程是通过“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聚焦果树园林枝条、畜禽粪污、蔬菜植株残体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鼓励农民把果树枝条废弃物、养殖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并运用技术手段制作高品质有机肥,有序还田,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对村民来说,“生态桥”也成了“致富桥”。村民宋淑伟的家中有6亩多地,一年可向“生态桥”上交4吨左右农业废弃物,而一吨废弃物可换一吨有机肥,每年能因此节省三四千块的肥料钱。同时,有机肥改良了土壤,种出的桃子口感更好,桃子的销量也得到了提升。
据统计,自2017年“生态桥”工程实施以来,平谷区全区共引导农户上交农业“九废”22.7万吨,生产高标准有机肥12.23万吨,下发有机肥10.23万吨,共改良土壤5万余亩。经过两年的土壤提升,2019年5月,经专业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7年的1.7%提升到了3.07%。
“生态桥”工程实施后,PM2.5、PM10、二氧化碳的排放均有明显改善。目前,“生态桥”工程已完成全区布局,形成“2+17”总站+粗粉站运行模式。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守好一潭碧水
“北有大金山,南有海子水库。”平谷区的金海湖镇,因这一库水而命名。“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海湖镇的生态问题也是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金海湖镇镇长曹静介绍,上世纪80年代,2万亩的大金山是有名的金矿产区,在2000年金山关闭后仍有不法分子进行盗采。针对这一问题,2017年,平谷区委区政府将金海湖镇作为试点,开展“双安双打”工作。通过117天的专项行动,采用了账单式执法、补位式执法、点位执法等执法模式,逐渐形成了“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这一执法模式。
曹静介绍,乡镇一吹哨,各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在30分钟内响应,集体会商,事不绝、人不撤。此后,平谷区委区政府又在金海湖地区成立了大管委,由一名副区长牵头,21个区级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库区的综合整治和开发建设。通过强有力的综合治理,金海湖库区乱排乱建、非法野钓、环境脏乱等情形得到有效治理。2018年,金海湖水质近20年来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绿水青山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正在一步步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金海湖镇在不断深入推进库区综合整治的同时全面转型发展。区域内种植的红杏、佛见喜梨等特色果品远销全国,这里更成为游客旅游、休闲、观光、采摘的好去处。去年,金海湖镇还成立了“精品民宿联盟”,利用村内闲置农宅,支持村民发展特色民宿产业。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平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提升。2020年,平谷区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在北京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较2016年下降5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276天,占全年的四分之三,较2016年增加84天。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均达到考核目标。
原标题:平谷区实现生态环境闭环管理,“生态桥”架起绿色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