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生态环境部就《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答记者问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9/26 16:05:04113
导读
9月25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就前段时间发布的《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回答记者提问。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环大气办函〔2021〕432号,以下简称《通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通知》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2021年9月15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对我国正式生效,包括三氟甲烷(HFC-23)在内的18种氢氟碳化物(HFCs)将被纳入管控范围。这是我国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积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又一具体举措。HFC-23是高全球升温潜能值(GWP)的温室气体,国际社会极为关注其减排问题,目前HFC-23最主要来源是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生产过程无意产生的副产物。为确保我国切实履行《修正案》履约责任和义务,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明确副产HFC-23履约要求及相关监管措施。
 
  问:《修正案》对HFC-23的履约要求是什么?
 
  答:《修正案》对HFC-23的履约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修正案》生效之日起,确保每处含氢氯氟烃(HCFCs)或HFCs生产设施产生的HFC-23应在当年尽可能销毁。二是HFC-23的销毁应采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核准的销毁技术。三是应按照议定书要求向联合国环境署臭氧秘书处报送年度HFC-23排放量等相关数据。
 
  问:国内企业HFC-23销毁减排的基础如何?
 
  答:截至目前,我国共有HCFC-22生产企业19家。2005-2019年,我国先后通过《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以及国内财政补贴,推动绝大部分HCFC-22生产企业建成了符合议定书技术要求、处置能力充足的HFC-23销毁处置设施,支持企业开展了HFC-23销毁处置实践,帮助企业在处置技术和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达到《修正案》规定的履约要求奠定了基础。
 
  问:《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强化企业履约主体责任,提出管控要求。明确了副产HFC-23应采用议定书核准销毁技术尽可能销毁处置的履约要求和相关数据报送要求,强调企业应建立HFC-23副产设施及销毁处置设施运行台账,对HFC-23产生量、销毁量、储存量、使用量、销售量等进行监测和计量。针对HFC-23销毁设施停车以及回收、存储、销毁设施不正常运行等情况,提出防止HFC-23直接排放的管控措施。
 
  二是允许HFC-23按议定书规定作为原料用途使用,也可以作为制冷剂等受控用途使用。鼓励企业开展生产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降低HFC-23副产率,开发推广将HFC-23作为原料用途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为HFC-23处置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三是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依法明确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履约监管责任,要求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和协助企业落实HFC-23管控规定,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