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点废成金,变废为宝!江门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子

来源:江门生态环境2024/9/25 14:11:1877
导读
近年来,江门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推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构建“新能源电池无废产业链”“无废陈皮产业链”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摇身一变,化身防水防火的轻质新型建材成为市场香饽饽;电动汽车产生的废旧电池,涅盘重生,成为原材料又重新回到电池生产线上;以往被随意丢弃的柑果肉,华丽转身,变成酵素产品和美味的果汁饮料成为消费者舌尖上的新宠儿……
 
  这是江门打造“无废城市”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江门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推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构建“新能源电池无废产业链”“无废陈皮产业链”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飞灰制成环保建材?
 
  填补空白大施拳脚!
 
  走进国发环保新材料(江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发环保新材)的展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环保家具建材,还有活泼可爱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小山”“小水”工艺品,色彩艳丽、质感细腻。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很难想象它们是用陶瓷渣、铝灰渣和飞灰制作而成的。
 
  据国发环保新材董事长陈永晖介绍,广东每年因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约120万吨,目前国内主流的飞灰处置有两种。第一种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每吨需要1200元—1900元的成本;第二种是填埋处置,但大量占用土地资源,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研发投产的项目填补了广东省内甚至全国飞灰回收资源化利用的空白。重点解决了固体废物处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固(危)废全资源化利用,同时研发的产品解决家居外墙装饰与保温的行业难点”。陈永晖告诉记者。
 
  “公司利用飞灰等固体废物研发的新材料,取名‘零碳板’,英文叫做ERC。”国发环保新材首席科学家、北京中科创新院数字低碳研究所所长陈伟光博士介绍,除了超轻超强的特性外,零碳板还具有天然防水、防火、保温、隔音等优点,在全国率先实现飞灰零填埋,是新一代战略性新兴材料。
 
  目前在装修建材行业,零碳板已逐步开始“大展拳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某栋教学楼屋顶材料为彩钢板,下雨时噪声巨大,而且材料不隔热,夏季非常闷热,长期的热胀冷缩造成接缝处变形开裂,导致屋顶经常漏水,学校师生对此颇有抱怨。
 
  国发环保新材使用了ERC新型防水隔热瓦来装修该屋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建,既不影响原结构,又解决了屋面漏水、隔热等问题,造型更加美观,还大大缩短了工期和施工成本。
 
  “国内类似的应用案例还有不少,国外订单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陈伟光博士指着大屏幕介绍道,ERC新材料已经可以普遍应用于工业防腐、农业养殖、环保防水、市政园艺、公路隔音、河道治理等领域,且没有使用一颗沙子、一块石头,均来固体废物自主研发与创新。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在他看来,变废为宝无处不在。
 
  废旧电池重获新生?
 
  “退而不休”效益可观!
 
  “回收来的动力锂电池,其潜能并没有消耗殆尽,经过拆解、分选、熔炼、精炼、组装等一系列环节后,能够实现重生再利用。”江门市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芳源环保)副总经理钟长宏表示。
 
  在芳源环保生产车间内,人工挑选的废电池被放置于料斗之中。料斗以其独特的设计,确保了废电池包的均匀缓存与进料。随后,这些废电池包被送入一级破碎机,圆形刀盘旋转切割,精细地拆解着每一个部件,将其化为细碎物料。
 
  细碎物料到了中转站,体验了一回烘干炉内的“温度魔法”。
 
  “破碎后的物料,在螺旋进料系统的助力下,被送入烘干炉。在这里,电加热方式将炉内温度精准控制在100-650℃之间,物料在炉内经历15-20分钟的魔法时间,彻底干化。”钟长宏指着烘干炉说道,一块废旧电池从这里踏上绿色“新生”之路。
 
  烘干后的物料继续前行。经过破碎热解后的电池料再进行磁选、分选,回收钢质、铜质、铝质材料和电池极粉。同时将三元正负极粉投入有底水的搅拌槽中,加入硫酸进行反应,然后压滤,分别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
 
  废旧电池“摇身一变”成为应用级原料。物料经过酸浸后再采用压滤机进行压滤,使固液分离;溶解中和过程的含镍钴原材料主要是废锂电正极粉、镍钴粉、粗硫酸镍等。废锂电正极粉和镍钴粉料在一起溶解,得到粗品硫酸镍钴溶液。同时通过萃取净化、产品合成等步骤生产出电池级氢氧化锂和碳酸锂。
 
  此外,钟长宏还算了一笔账。制得除铁后的粗制溶液在进一步除杂,并形成镍盐、钴盐和锂分离,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萃取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溶解等原理进行除杂工序,提取里面的锂钴镍等物质,能为企业额外产生可观的收益。
 
  “废旧电池被‘吃干榨尽’‘退而不休’,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品原料每吨能卖到10万-15万元,同时也能为江门无废城市建设作出企业贡献。”钟长宏说道。
 
  柑肉变身“明星产品”?
 
  新会陈皮不再“取皮弃肉”
 
  新会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然而消耗20斤左右的新会柑,才能晒出1斤新会陈皮,剩下的柑肉,以往都是被弃置在果园,造成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破解这一难题,江门市从加强管理、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等多方面入手,推动新会柑果肉实现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陈皮酵素的面世,正是这系列举措的生动印证。
 
  来到江门新宝堂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新宝堂)现场,陈皮酵素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数百个生物发酵缸陈列在生产车间,前来参观采购的旅游团络绎不绝。
 
  “通过科技手段让新会柑肉‘变废为宝’,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新宝堂工作人员林华晶说道,不同于传统的陈皮系列产品,新宝堂陈皮酵素所使用的新会柑成分是一直被丢弃的柑肉。
 
  “柑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类黄酮、维生素等,制作陈皮酵素,需要及时对新鲜果肉进行果汁提取和发酵处理。”林华晶介绍,自2007年,新宝堂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合作,以新会柑的果汁为母液,结合新会陈皮、人参、枸杞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作而成,如今陈皮酵素已成为江门新会“明星产品”。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不少新会陈皮企业不再只局限“一块皮”,而是瞄准“一粒柑”,深挖一直被人们忽视的新会柑肉的潜在价值,研发出以新会柑肉为原料的各类特色产品。
 
  据了解,江门新会先后推动新宝堂陈皮酵素和浓缩果汁项目等共7个资源化利用项目,同时对相关柑肉加工企业或柑肉处理企业,提供每处理新会柑肉1000吨补贴3万元的政策扶持,使得新会柑果肉年处理加工能力超15万吨,让原本被丢弃的柑果肉变废为宝,打通了柑果肉处理产业的价值链。
 
  如今,新会区的“无废陈皮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模式已成为江门市“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典型案例。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冯瑞杰
 
  原标题:【生态环境创新案例】点废成金,变废为宝!江门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