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应急管理部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防汛抗旱

来源:应急管理部2024/7/16 8:36:3781
导读
应急管理部于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
  应急管理部于2024年7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司长陈胜,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一级指挥长朱志祥参加,并答记者问。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 申展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先生,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局长范朝晖先生、救灾司司长陈胜先生和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一级指挥长朱志祥先生。
 
  首先,我向大家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
 
  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
 
  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229起、死亡8507人,同比分别下降26.2%、19.3%,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特点。一是重特大事故下降,上半年发生重特大事故5起、死亡94人,同比减少4起、100人。二是部分行业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化工和工贸行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建筑业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三是一些领域专项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燃气领域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工贸行业有限空间较大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大多数地区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29个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
 
  尽管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但较大事故有所反弹,特别是新业态新风险突出,所以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下面向大家通报全国自然灾害形势。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2024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核定。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紧急转移安置85.6万人次,倒塌房屋2.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
 
  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强降雨过程频繁且极端性强,主要江河洪水发生早、量级大,多地因强降雨引发山洪、城镇内涝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特别是6月份以来,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等地重复受灾,灾情较重。二是西南、中南、华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散发,以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22次,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未造成重大损失。三是强对流天气高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北方以大风、冰雹为主,南方以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为主。四是南北方地区旱情交替发展,主要影响西南、西北、华北、黄淮等地,给局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已基本缓解。五是年初中东部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雨雪强度大、降水相态复杂,对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六是森林草原火灾总量处于低位,华北、东北、西南局地火险形势严峻。
 
  当前全国已进入暑期汛期,各类安全风险明显加大,必须增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记者朋友,以上是向大家通报的有关情况。下面,请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先生介绍工作情况。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 徐宪彪: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媒体朋友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批示。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入汛以来,我国旱涝并发、南涝北旱特征非常明显,长江、珠江、淮河沂沭泗水系、太湖流域发生编号洪水,局地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少数堤防、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同时,华北、黄淮等地区出现阶段性旱情,目前已基本解除。总的看,汛情、旱情、灾情呈现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南方降雨明显偏多。珠江流域降水居历史同期最多。入梅后全国主雨带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附近地区,降雨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3多。近期雨带北抬,四川盆地和汉江、黄淮、江淮等地遭遇强降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
 
  二是江河编号洪水连发。珠江流域罕见地发生了11次编号洪水,长江出现两次编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超警戒,太湖及淮河流域沭河、沂河发生的编号洪水,乌苏里江上游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三是北方旱情基本解除。5月下旬起,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受高温和降雨偏少影响,旱情一度发展,目前受旱地区旱情已经基本解除。
 
  四是局地险情灾情严重。湖南岳阳的平江、安徽黄山的歙县县城受淹严重,广西桂林市区发生内涝。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重大险情,平江县九峰水库大坝发生渗漏险情。
 
  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和灾情,主要开展了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国家防总召开全国防汛抗旱视频工作会议、专题会议和会商调度,针对性安排部署工作。国家防总先后35次启动和调整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其中针对湖南、广东等7省份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派出39个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协助指导。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国家防总汛前派出8个检查组分赴17个重点省份开展明查暗访,“一省一单”督促整改发现的隐患。国家防总办公室还专题部署了巡堤查险和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工作,调派专业力量和装备协助地方巡堤查险。国家防减救灾办专题部署汛期重要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和地灾防范应对工作。三是强化应急准备。联合浙江省开展“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的联合救援演习;前置备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域专业队伍1.1万余人;向湖南、广西等地预先调配328套无人机通信平台和专网通信基站,加强“三断”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四是强化预警叫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监视、滚动会商研判,督促加强预警预判,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人员,多地成功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五是强化抢险救灾。国家防总工作组现场指导了华容县团洲垸的险情应急处置,决口已于7月8日晚提前13个小时成功合龙,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下达18.2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调运总价值8361万元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和39.7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投入7.9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3.3万人次,组织协调中国安能等专业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3.6万人次参与抢险救援。
 
  还有两天,也就是7月15日,全国就要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当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高水位巡查防守压力不减,华北、黄淮等地旱涝转换的风险增大,防汛抢险救灾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将继续强化各项责任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
 
  申展利: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地发生了暴雨洪涝灾害,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是如何应对的?
 
  徐宪彪:
 
  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比较频繁,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了14次编号洪水,和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来得早,来得猛。总的看,全国防汛救灾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那么为了应对南方的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突出强化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强化部署和调度。国家防总和国家防减救灾委两次联合印发通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另外,每天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都会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会商,调度重点省份细化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强化一线的指导。
 
  二是强化预警转移。及时下发预警的提示,针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升级到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督促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特别是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的群众。这里面像安徽黄山的徽州区、休宁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后,及时通过叫应避免了3起群死群伤事件,这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是强化抢险救援。协调了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特别是中国安能等央企的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同时为了应对“三断”,特别是通讯中断,像湖南和广西等地预置了328套通信设备,此外,我们还调派了一些专业力量和设备协助地方巡堤查险。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预防预备作用。
 
  四是强化对地方的支持和保障。我们会同财政部向湖南等省份预拨了6.28亿元中央防汛抢险方向的中央救灾资金,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向南方五省区调拨了价值7903万元的中央防汛物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中央防汛物资都是向这五个省份倾斜的。同时,组织工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1个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到平江等地指导开展救灾工作。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近期南方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大批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大量房屋倒塌损毁,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多次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能否介绍一下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来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谢谢。
 
  申展利:
 
  陈胜司长刚从湖南平江一线救灾现场回来,我们请陈胜司长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 陈胜: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入汛以来,全国救灾救助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近期险情多、灾情重。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受灾群众,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关口前移,预判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坚持提前谋划,汛前,积极推进救助预案体系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向乡村这一级前置,强化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基层救灾救助能力。坚持提前预判,灾害中,加密会商调度,综合分析灾情,预判灾害发展趋势和救灾救助任务需求,提前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坚持动态响应,灾后,根据灾情变化及时调整响应的等级,国家层面6次启动四级救灾响应,其中3次提升至三级。总的看,救灾响应的时效更强、频次更高、措施更实,持续传递“国家在行动”的有力信号。
 
  二是突出需求牵引,快速调拨中央救灾款物。着眼灾区需求,会同财政部预拨3批次生活救助方向中央救灾资金6.48亿元,拨付效率更快、支持力度更大;协调加快救灾物资调拨效率,特别是针对湖南局地突出情况,连夜协调物资运达现场。着眼不同救助时段,会同国家粮储局调拨9批次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灾区满足群众临时避险、转移安置、过渡安置不同阶段的差异化救助需求。着眼不同救助群体,统筹中央地方储备资源,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发放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多样化物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突出目标导向,紧盯安置救助督促指导。强化上下联动,督促指导地方同步启动各级救灾响应机制,汇聚各层级、各方面的力量相向而行,体系性投入救灾救助工作。强化一线指导,组派多个核查组、指导组、专家组,深入灾区一线实地查看灾情,走访受灾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协调解决具体的困难、问题。强化指导重点,紧盯集中安置点管理服务,指导有序组织物资发放和服务协调,努力保障受灾群众食宿等基本生活,并且提供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不断提升保障条件和水平。
 
  四是突出统筹协调,发挥好防灾减灾救灾委的作用。加强信息通报,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协调及时落实响应措施。加强政策统筹,围绕基础设施抢修恢复、农业生产救灾、群众救助帮扶等共同研究工作举措,有效形成部门支持合力。加强协同发力,协调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湖南平江等地指导帮助做好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进指导,相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灾区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谢谢。
 
  南方周末记者:
 
  6月初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严重,有的地方还引发了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能否介绍一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抗洪抢险的情况?
 
  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一级指挥长 朱志祥: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刚徐司长介绍了入汛以来的救援救灾情况,我主要介绍6月9日以来,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参与的救援情况。6月9日以来,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汛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防总的部署要求,全体动员、全面准备、全力救援。截至目前,共参与抗洪抢险5985起,出动人员6.3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27160人。同时,还积极开展受灾群众安置、清淤排涝、防疫消杀等救灾救助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应对准备。汛期前,国家消防救援局对防汛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安排,针对重特大洪涝灾情,分别制定了5千、1万、2万人的跨区域增援力量编成方案。入汛后,我们及时会商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加强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全程调度指导每起抢险救援行动。我们在武汉、长沙、南宁三个储备库储备了舟艇800余艘,急流救生衣1.3万件、水域救援服1.6万件,应急食品1.2万箱,做好了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
 
  二是科学前置力量。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根据当地防总的灾情研判,提前预置专业力量1.1万人,在1000余个点位靠前应对灾情险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韶关、清远、梅州等地前置1000人的专业力量,在多轮强降雨救援中,采取“一县一战区、一镇一编队”的战术,在5个重点区县的29个受灾点分散作业,高效处置了多起山体滑坡、城镇内涝等灾情险情。
 
  三是全力搜救人员。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断路断网断电”的“三断”复杂灾情,我们采取空地协同、多路挺进的方式,快速打通救援生命通道。在广东梅州“6.16”暴雨洪涝救援中,紧急调用5架直升机,飞行84架次,运送受伤群众30余人。7月5日,湖南岳阳堤坝决口后,又迅速调集1592名指战员,104艘舟艇连夜组织多轮次、地毯式搜救,及时疏散转移410名被困群众,团洲垸淹没区无一人伤亡。同时,紧急装填砂石1.8万余袋,加筑堤坝6.3公里,坚决守住“第二道防线”。7月8日,我们又跨区域调集了湖北、贵州、重庆等7个总队38辆的大型排涝车,516名专业队员增援湖南排涝抢险,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汛情动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救援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在今年南方强降雨应对中,除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之外,应急管理部还协调组织调派了许多专业的应急力量和社会的应急力量参与这次抢险救援处置,请问这些力量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申展利:
 
  这个问题请救援协调局的局长范朝晖同志回答。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局长 范朝晖: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应对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中,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很多队伍转战多地、跨区增援,累计投入3.6万人次,出动各型航空器16架,担负着人员转移、道路抢通、积水排涝、通信保障和次生灾害处置等任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
 
  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发挥工程技术效能优势,多点作业、抢挖保通、除险加固,全力抢通受灾地区生命通道。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中国安能)在40小时内完成了广东平远22公里道路抢通任务,提前一天打通通往泗水镇的救援通道;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相关中央企业工程抢险力量,投入各型机械1200余台,累计修复道路260余公里、清理淤积23万方,可以说,在这次抢险救援中展示了工程救援的速度和效率。
 
  航空救援力量发挥了机动性强、灵活高效的优势,在断电、断路、断网的情况下,出动各型直升机14架,搭建空中救援通道,累计飞行495架次,执行侦测、通信和投送等任务,紧急转运救援队员和受困群众1714人、各类物资装备100余吨,在救援救助中赢得了时间、抢得了先机。在广东梅州,Ka-32直升机在3小时内第一时间将救援人员和装备物资投送到灾区;在湖南怀化,2架翼龙Ⅱ大型无人机执行通信保障任务,为4400余人次提供了应急通信保障。通过这次灾害救援,我们感到航空救援能力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发挥“一专多能”优势,抽组23支排涝力量、187台排涝装备,赶赴广西桂林和湖南平江、汨罗、华容等灾区,执行积水排涝任务。队伍深入地下空间、水库堤防、江河堤坝等地持续作业,在81个排涝点累计排水750余万立方米,为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应急力量发挥贴近群众、就近就便的优势,第一时间协助乡镇、社区开展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在这次应对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中,我们有序引导社会应急力量261支7100余人,参与人员搜救、堤防巡查和物资分发等工作,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6万余人,防疫消杀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今年上半年,华北黄淮地区发生了长时间的干旱天气,能否介绍一下这轮旱情的总体态势和损失情况?以及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是否会出现旱涝急转,有哪些应对的提示?谢谢!
 
  徐宪彪: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前期受高温和降雨减少的影响,华北、黄淮出现了阶段性旱情,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气象干旱持续时间比较长、程度也比较深。主要是4月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又叠加6月份高温干旱,那么土壤失墒就比较快,高峰期气象干旱面积一度达到55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二是农业旱情发展比较快、面积也比较多。那么高峰期农田缺墒达到了9300万亩,常年只有4000多万亩,也就是多了5000多万亩。
 
  三是旱灾总体损失较轻,比较少。主要受旱的地区集中在华北黄淮地区,这个地方恰恰是我国灌溉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以河库灌区和井灌区为主,再一个就是这些省份前期蓄水较好,偏多了10%-30%左右。供水设施条件也是比较好的,所以供水基本是有保障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跟常年相比,这次的干旱虽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比较广,但是造成的灾害损失总体偏轻。据统计,整个旱灾造成北方10个省份共129万人受灾,有1.3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301万亩,经济损失14.6亿元,大大低于常年同期水平。
 
  针对当时快速发展的旱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抗旱减灾的各项工作。主要是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多次在党委会和部务会上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专门的具体要求。同时,国家防总办公室及时发出工作提示,督促有关省份落实应急供水措施,做到水源有保障,把水送到田间,这是最关键的。
 
  二是加密会商研判。我们及时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滚动开展会商研判,先后针对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启动国家防总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三是我们强化了指导和支持。先后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一线协助指导。同时会同财政部紧急拨付中央抗旱资金6900万元,会同国家粮储局紧急调拨了200多万元的中央抗旱物资,还有3万件的中央救灾物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保人饮方面发挥了兜底作用,共运送饮用水1.84万吨,参与农田抽水和送水35万吨。
 
  近期,全国主雨带发生北抬,明显偏向四川盆地、江淮、黄淮、华北地区。这些地区就是前面的旱区,发生旱涝急转的风险还比较高。下一步,我们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继续加强会商研判,突出抓好防汛薄弱环节,尤其针对北方地区防汛整体意识和能力偏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也就是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人员,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谢谢。
 
  总台社教中心记者:
 
  我们在一些成功避险的案例中,总能看到灾害信息员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否介绍一下这支队伍的情况,在今年的暴雨洪涝灾害中他们的表现又如何?谢谢。
 
  陈胜:
 
  谢谢这位记者提问。近年来,应急管理部大力推进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共有100多万人。针对人员更替频繁、能力亟待提升这些短板问题,我们以提升业务能力为主线,以强化保障激励为突破口,以有效发挥作用为目标,充分发挥灾害信息员第一现场哨兵作用。
 
  一是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知识储备。健全分级培训机制,每年组织师资培训,指导地方开展业务培训,基本做到了全员覆盖。提升主动报灾意识。编制出版了一系列的培训教材,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开展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主动报灾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日常业务指导,强化险情灾情研判,熟练运用报灾系统,逐年提升报灾时效质量。
 
  二是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着力引导健康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灾害信息员的来源构成、数量布局、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注重建章立制。指导各地普遍出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推动依规有序开展工作。信息化助力。建设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智能外呼平台,以信息化推动队伍规范化、精准化管理。
 
  三是在队伍保障上下功夫,着力激发队伍活力。强化装备配备。我们联合通信运营商提供优惠套餐,推动各地配备计算机、移动报灾终端、救生衣等一系列装备。落实津补贴。推动江西、浙江等地落实全省灾害信息员的津补贴,平均每人每月100元,指导福建等地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完善奖励鼓励。借助主流媒体,持续广泛宣传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
 
  四是在队伍使用上下功夫,着力发挥第一现场哨兵作用。报送突发灾情。全国乡镇以上灾害信息员年均统计报送数十万条灾情信息,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报送了39.4万条。有一些例子很感人,6月22日,安徽歙县新溪口乡突发洪涝灾害导致“三断”,灾害信息员第一时间前往20公里外的邻乡,借用电话第一时间报送灾情。排查风险隐患。基层灾害信息员身处一线,传递预警信息,排查风险隐患,协助转移群众,避免人员伤亡。7月1日,湖南平江童市镇芭蕉村突发山体滑坡,形成了堰塞湖,当日16时前,当地灾害信息员协助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幸好转移得早,晚上19时山体滑坡把11间房屋夷为平地,32人幸免于难。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极端的灾害形势,各级灾害信息员克服灾区交通、通信不畅等困难,认真履职尽责,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敬意,也希望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爱护、多宣传他们,营造尊重关爱灾害信息员的良好氛围。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湖南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7月8日晚决口已成功合龙,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决口封堵的有关情况?谢谢。
 
  范朝晖:
 
  感谢您对这件事的关注。前段时间,湖南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牵动着大家的心。此次决口,一是宽度大,达226米;二是水位深,平均水深约9米;三是环境复杂,现场道路狭窄、位处偏远,保障困难、工程量大。各方力量快速响应、密切协同、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三昼夜,提前13个小时实现了决口合龙,共同打赢了这场决口封堵的硬仗。在组织实施中,注重把握了“四个做到”。
 
  一是做到闻灾即动、专业用兵。7月5日17时48分,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了决口险情,应急管理部接报后第一时间响应,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应对工作,并部署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中国安能)立即出动。20时30分,指挥组和专家组人员到达现场,受领任务、对接工作;工程救援长沙基地50人、装备30台,22时45分到达现场。当决口不断扩大时,23时,我们迅速增调预置在洞庭湖周边的直升机3架、水上工程救援船长沙号,抽组跨省区工程抢险力量300人紧急驰援,同时会同湖南省有关方面研究论证制定决口封堵方案,为科学处置提供专业支撑。
 
  二是做到立体封堵、联合行动。采取陆、水、空一体联合的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提高了封堵效率。陆上行动,以中国安能为主力,投入350人、98台套装备,运用机械化双向立堵的战法,人停机不停,执行陆上封堵任务;水上行动,运用大型驳船、水上工程救援船、水下测绘艇等船舶,执行块石运输、砂石打包、水情勘测、水上封堵等任务;空中行动,3架直升机飞行15架次,多型号无人机不间断保障,执行空中巡查、转运人员、投送物资、侦察监测、应急照明等任务。这次采用水陆空一体联合作战的战法封堵决口,也为应对重特大洪涝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做到堵防统筹、多线协同。在第一道防线实施封堵的同时,持续强化力量调度,同步对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加密频次开展堤坝的巡查防守,发挥“老把式”作用,强化专业人员技术指导,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及时对接灾区的救助需求,调拨急需物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全管理和安置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是做到科学研判、堵排衔接。团洲垸积水内涝严重,如果不及时排出,长时间浸泡会对堤防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应急管理部强化分析研判和力量预置,在决口临近合龙之际,统筹调派排涝力量实现增援,协助地方开展积水抢排任务,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目前,排涝工作正在有序紧张进行,截至今天上午9时,累计排水2000余万立方米。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主汛期尤其是“七下八上”快来了,这个情况下,防汛方面有什么样的情况?包括重点地区以及自然灾害风险有哪些?该如何防范呢?谢谢!
 
  徐宪彪:
 
  谢谢这位记者的关注。前面也介绍了,再过两天就到7月15号,也就是我们国家要全面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从7月15日到8月15日这一个月。那么前期气象和水文部门对盛夏(7、8月份)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东部地区降雨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比较明显。长江中下游洪水预计7月中旬将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未来淮河流域、松辽流域、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均有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同时,当前已经进入了台风的高发期,主要影响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的可能性较大。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后,未来的降雨和前一阶段的降雨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降雨强度比较大,再一个是影响范围比较广,另外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我们从两个方面强化,一方面,就是把流域性的洪水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做不好流域性的洪水防范就会导致范围比较广、损失比较重的局面。所以,我们把防御江河流域性洪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更加突出防汛薄弱环节的防范应对,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主要是做好人员转移,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责任措施,重点是抓好五件事:
 
  一是压紧压实防汛的责任。这个责任始终是我们要紧抓不放的事情,特别是要持续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层层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督促各地各级各类责任人及时下沉一线、靠前指挥。
 
  二是滚动开展会商研判。也就是充分发挥各级防指的统筹协调作用,滚动开展多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关口前移;同时,通过研判分析,及时做出针对性强的安排部署。
 
  三是坚决果断转移避险。尤其是要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特别是乡镇这一层级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同时落实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因为前期发现有些地质灾害不在隐患点名录里,所以要扩面转移。及时采取“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坚决避免人员伤亡,尤其是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的发生。
 
  四是全力以赴抢险救援。继续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主力军作用,还有各级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前预置布防,备足抢险物资,同时强化应急通信保障,高效高质完成险情处置、搜救解困和通信保障等重点任务。
 
  五是继续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及时针对重点地区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会同有关部门快速下拨抢险救灾物资和资金,向防汛一线、抗洪一线调派工作组、和专家组,全力支持指导地方开展防汛抢险和抗洪救灾工作。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近期,我们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多次调拨了大量中央救灾物资,请问围绕做好救灾物资保障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陈胜: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累计调拨了39.7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协调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援助了100余万件生活类救灾物资,全力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主要紧盯四个方面的急需开展工作:
 
  一是紧盯灾区急需,全面实施救灾物资前置储备。加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将中央救灾物资向多灾易灾的地市级前置储备。同时,指导省、市、县等地方各级将救灾物资层层前置、逐级下沉,压缩保障层级,提高物资调运保障时效。
 
  二是紧盯群众急需,不断优化救灾物资品类。今年以来,在广泛听取受灾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新增采购了新型防寒服(含儿童款)、家庭应急照明灯、新型取暖炉、合成灶等中央救灾物资。针对夏季洪涝灾害的需求,及时调拨夏凉被、毛毯、毛巾被、家庭应急包等中央救灾物资。按照各类物资科学配比整装化保障,更好满足灾区安置救助需要。
 
  三是紧盯巨灾急需,加快建立多元保障渠道。加强实物储备,中央层面立足应对两场重特大灾害保障需要,各地储备满足本地二级响应所需物资,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极限思维,着眼应对巨灾的物资峰值需求,加快建立多元保障渠道。协调工信部编制了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业产品目录,推进建立救灾物资产能保障机制;同时,建立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保质期短、不耐储的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协调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筹集支持,形成救灾工作合力。
 
  四是紧盯投送急需,健全物资快速运达联动机制。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和联动响应机制,会同交通运输部,针对跨省中央救灾物资调运开通免高速通行费绿色通道,推动建立救灾物资“最后100米”分发保障队伍,确保中央救灾物资省内最快6小时内运达,跨省12—24小时运达。谢谢。
 
  申展利: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