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秸秆资源丰富,但综合利用很不充分,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不仅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近年来,多地积极推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还田这种方式‘一举多得’,既解决了禁烧后秸秆的去处问题,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同时,破碎还田的秸秆能够作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以及作为有机肥料助力改良土壤结构,起到了保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为使水稻秸秆还田更规范,近年来贵州省推行实施了多项相关技术标准。其中,《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是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贵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起草,于2017年12月8日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于2018年5月8日正式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要求。适用于以旋耕机械作为秸秆还田机械的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
还田技术要求:
水稻秸秆还田作业与耕整地同为一道工序,秸秆埋入耕层之中,作业后应地表平整,秸秆覆盖率大于 95%。
秸秆还田后的水稻田块,水稻栽植后水深不宜超过 10 cm,秧苗返青后应采用润湿灌溉,以促进土壤气体交换和有害气体释放。
无漏耕造成的秸秆外露现象。
作业要求:
按照旋耕机的旋转方向,刀尖先入土;在旋耕刀轴的径向上两把刀应为一左一右;在轴向上的左、右刀各为一半,用螺栓将旋耕刀紧固在刀座上。
与手扶拖拉机配置的旋耕灭茬机通过挂接框联结,联结安装时应使作业滚筒与地面保持平行,联结牢固;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通过液压悬挂机构进行三点联结,联结时应保证:旋耕机左右水平同一轴向的左、右端旋耕刀尖与地面距离一致;施耕机前后水平,即旋耕机达到要求耕深时, 万向节与第一轴应近于水平,万向节夹角不得大于 10 度,地头转弯时不得大于 30 度。
将变速箱、侧传动箱加足齿轮油,万向节的十字架、旋耕刀与轴承座注足黄油,检查各部位螺栓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及时拧紧,刀片有裂纹及时更换。
发动拖拉机,将旋耕机提升到刀具离地面 15 cm~20 cm,结合动力输出轴转动 1 min~2 min,挂上工作档,逐步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定位调节手柄,使旋耕机逐步入土随之加大油门,直至正常耕深为止。
手持拖拉机配套的旋耕埋茬机耕深通过升降轮调节,耕深不低于14cm,一般需作业两遍;轮式拖拉机配套反转旋耕灭茬机耕深不低于16cm,一般作业一遍即可。
手持拖拉机配套的旋耕埋茬机第一遍作业对秸秆埋覆效果影响较大,作业速度肎慢,第三遍可适当加快;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在阻力较大的土壤中进行耕整时,速度肎慢。
详细内容可点击下方下载以上标准完整文件。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全国地方标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