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云南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生产实现了从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质的飞跃。
1957年云南省粮食产量634.5万吨,比1949年的374万吨增长69.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5万吨。199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6.5万吨,之后,云南粮食总产量每两年突破一个百万吨关口,2000年达到1467.8万吨。200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1500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21年突破1700万吨、1800万吨和1900万吨。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974万吨,是1949年的5.3倍,年均增长2.3%。
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农业政策持续优化、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粮食单产水平逐步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云南粮食单产达到每亩201.35千克,2011年达到每亩257.88千克,2020年达到每亩303.28千克。2023年提高至每亩310.14千克,是1949年粮食单产的3倍。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云南积极调整粮食生产格局,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区域,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云南省共有36个县纳入产粮大县粮食产量监测。2023年,云南省36个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的5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55%,综合单产每亩325.49千克,比全省平均单产高4.9%。总体上看,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能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产区的稳定作用日益显现。
种植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云南省积极贯彻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冬早玉米、冬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2008年以来,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2023年达到6364.83万亩,比1978年增长15.4%。从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情况看,2023年稻谷、玉米、小麦播种面积4326.48万亩,薯类播种面积920.03万亩,分别比1978年增长5.7%和154.4%。
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油料和一些比较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全省油料产量68.45万吨,是1978年的12.4倍;茶叶产量55.68万吨,是1978年的31.3倍;水果产量1380.88万吨,是1978年的118.8倍;糖料产量1586.89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13.9%;烟叶产量87.08万吨,低产低质烟田逐年调减,高端烟叶开发成果显著;鲜切花产量达到189.73亿枝,花卉定价权进一步巩固,云茶、云糖、云烟、云果、云花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