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氰脲酸酯管壳产品介绍

视频简介

聚异氰脲酸酯管壳产品介绍经有关部门检测,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其制品具有如下优点:密度高,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密度在200~500千克/立方进行调节,压缩强度大,可达4~20MPa, 导热系数0.052.具有低导热系数,低透湿系数,低吸水率,满足保冷要求。

 

637649732454222271835.jpg

  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

  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聚醚生产的聚合催化剂不同,所生产出的聚醚性状也有差异:氢氧化钾催化的聚醚分子量分布比二甲胺催化的要窄。另外:聚醚生产时的工艺控制-----温控、拉真空、PO--也就是环氧丙烷流量控制、PO原料质量、后处理等等-----也都会直接影响聚醚发泡的泡孔结构)第三,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可以改善泡孔细密度的聚酯成份。第四,适当加入低粘度物调整总体粘度(如210聚醚)聚异氰脲酸酯管壳产品介绍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