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医疗废水处理装置
医疗废水的处理目前通常有两大类:一、预处理;二、深度处理。
预处理一般为过滤、沉淀、消毒等简单处理工艺,处理一般达到纳管标准;深度处理即为预处理加上生化处理,处理一般达到的排放标准。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医疗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很多,其中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我们常见的普通曝气法、氧化沟法、A/B法、A2/O法属于前者,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属于后者。
小规模医疗废水生化处理常用工艺有:A/O工艺,MBR工艺,SBR工艺,CASS工艺。医疗废水一体化设备多采用改良的AO法和MBR法,二者的核心都是以生物处理为主,只是MBR工艺在污水的末端处理上增加一套膜处理系统,使废水的出水水质更好更稳定。
地埋式医疗废水处理装置优点在于:
1、安装施工方便、施工期间不扰动邻近建筑物地基基础、施工工期短;
2、占地面积小,可灵活组合池体、灵活选择场地安装;3、抗压强度高。
4、不易渗漏,玻璃钢池体采用玻璃纤维、有机树脂等高强度耐酸碱材料一次成型,密封性能好;
5、使用寿命长,具有耐潮湿,耐氧化,高低温无变形,耐酸碱等特点,使用寿命长;6、造价成本低。
工艺流程
污水流入污水处理厂,首先经过粗格栅去除大的漂浮物,用泵提升至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漂浮物,细格栅出水流入沉砂池去除水中颗粒物较大的沙石,除砂后的污水自流进入AAOAO生化反应池,在反应池中分别进入预缺氧调节、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多级反应,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设计反应池多点进水,采用可调节进水堰,充分利用原水碳源。
出水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清水经超细格栅后,进入二次提升泵房。经二次提升后的污水及原系统改造后的二沉池出水一起进入高效沉淀池投加PAC、PAM进行化学除磷,出水进入深床滤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TN,出水经紫外消毒后达标排放。
二沉池污泥部分回流到AAOAO池的厌氧/缺氧调节区,其余污泥和高效沉淀池排泥共同排至污泥池后进行浓缩压滤。
设计还考虑污水处理厂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在高效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生化池增加填料等方式改善处理效果。并在平面布置上留有进一步提标改造的位置。
二级处理工艺的改造方案
二级处理工艺的改造,主要是为了提高对BOD5、CODCr和氮磷的去除效果,因此改造的重点在于生化池。目前,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厂的生化池采用的形式主要有A/A/O和氧化沟。因此对于生化池的改造主要有减荷增效和泥法—膜法联用。
1生化池减荷增效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根据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理论[1],当生化池进水污染物负荷降低时,能够有效提高微生物的去污效果,使出水中污染物的各类指标进一步降低。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的措施有:(1)进水的分流量减荷;(2)生化池的扩容减荷。
1)分流量减荷
当平面布置允许时,可以通过新建生化池来达到分流量,实现生化池负荷的降低。此方案大的优点是不影响污水厂现有工艺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因改造而对污水厂带来的损失和不便,做到生产和改造同步进行。
2)扩容减荷
生化池的扩容主要是降低负荷,延长污泥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进而提高生物处理效果。具体措施有:(1)扩大原有生化池的容积,其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场地;(2)把原有初沉池改造成生化池,初沉池对BOD5有20%~30%的去除率[2],降低了进入生化池的BOD5浓度,碳氮比的下降不利于脱氮。因此把初沉池改造成生化池,不仅有利于TN的去除,同时平面布置和高程衔接上也无任何困难。此方案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现有构筑物,做到了挖潜增效。
2泥法—膜法联用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主要有悬浮生物法,简称泥法(即常见的活性污泥法)和固定膜生物法,简称膜法。目前城镇污水厂采用的主流生物处理法是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固定膜生物法需要设置填料,而填料的费用一般较高。但是在微污染饮用水的生物预处理中,生物膜法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是生物量大,污泥龄长,抗冲击负荷,具有良好的硝化功能,尤其在低温季节,生物膜法的脱氮效果明显比活性污泥法要好。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运行灵活,可靠,出水质量高,抗短时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能力比较强[4]。
合建式曝气池的基本要求:
1)曝气池直径小于17m时,池深不应超过4.5m;曝气叶轮直径≥1m时,曝气区超高要≥1.2m,曝气叶轮直径<1m时,曝气区超高要≥1m。
2)曝气混合液过窗流速为0.1~0.2mm/s。回流窗的高度为600mm,宽为400或500mm,回流窗的总开口宽度与曝气筒周长之比为30%~40%。
3)导流区的宽和高分别为0.6m和1.5m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6min,沉降流速以5~7m/s为宜,设辐射状导流板5~7块。
4)曝气区底部的顺流圈底部直径应比池底直径大200~300mm,不论曝气池直径大小,顺流圈直径均采用600mm,顺流圈距离池底为350mm。
5)沉淀区高度为1.6~1.8m,表面负荷为3.6~1.2m3/(㎡˙h),沉淀区底部污泥区的容积要求可以贮存2h泥量。
6)污泥区底部有回流缝与曝气区相通,为保证回流缝不被堵塞,一般回流缝宽为150~300mm、长600mm、倾角为45°,回流缝的流速通常为15~20mm/s。
7)合建式曝气池回流比较大(R为3~5),因此这种曝气池的名义停留时间虽然有3~5h,但实际上不到1h,属于短时曝气。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