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进口先导式蒸汽减压阀、德国莱克LIK减压阀

来源:广州奥村高压阀门厂2024/2/28 7:58:2922
导读:

进口先导式蒸汽减压阀德国莱克LIK减压阀

 

减压阀、德国进口减压阀、进口水用减压阀、进口气体减压阀

德国莱克[LIK]主要产品『进口减压阀』『进口高压气体减压阀』『进口高压氢气减压阀』『进口高压减压阀』『进口高压空气减压阀』『进口气体减压阀』『进口纹管减压阀』『进口天然气减压阀』『进口蒸汽减压阀』『进口先导式蒸汽减压阀』

德国莱克LIK进口减压阀是一种自动降低管路工作压力的专门装置,它可将阀前管路较高的水压减少至阀后管路所需的水平。减压阀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过高的区域、矿井及其他场合,以保证给水系统中各用水点获得适当的服务水压和流量。鉴于水的漏失率和浪费程度几乎同给水系统的水压大小成正比,因此减压阀具有改善系统运行工况和潜在节水作用,据统计其节水效果约为30%。

减压阀的构造类型很多,以往常见的有薄膜式、内弹簧活塞式等。减压阀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靠阀内流道对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压,水压降的范围由连接阀瓣的薄膜或活塞两侧的进出口水压差自动调节。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型减压阀,如定比式减压阀,定比减压原理是利用阀体中浮动活塞的水压比控制,进出口端减压比与进出口侧活塞面积比成反比。这种减压阀工作平稳无振动;阀体内无弹簧,故无弹簧锈蚀、金属疲劳失效之虑;密封性能良好不渗漏,因而既减动压(水流动时)又减静压(流量为0时);特别是在减压的同时不影响水流量。减压阀通常有DN50DN100等多种规格,阀前、后的工作压力分别为<1MPa0105MPa,调压范围误差为±5%~10%。
减压阀工作原理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氧气、氮气、氢气、氩气等气体。这些气体一般都是贮存在的高压气体钢瓶中。减压阀使用时通过减压阀使气体压力降至实验所需范围,再经过其它控制阀门细调,使气体输入使用系统。zui常用的减压阀为氧气减压阀,简称氧气表。
1.
氧气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氧气减压阀的高压腔与钢瓶连接,低压腔为气体出口,并通往使用系统。高压表的示值为钢瓶内贮存气体的压力。低压表的出口压力可由调节螺杆控制。
使用时先打开钢瓶总开关,然后顺时针转动低压表压力调节螺杆,使其压缩主弹簧并传动薄膜、弹簧垫块和顶杆而将活门打开。这样进口的高压气体由高压室经节流减压后进入低压室,并经出口通往工作系统。转动调节螺杆,改变活门开启的高度,从而调节高压气体的通过量并达到所需的压力值。
减压阀都装有安全阀。它是保护减压阀并使之安全使用的装置,也是减压阀出现故障的信号装置。如果由于活门垫、活门损坏或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出口压力自行上升并超过一定许可值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排气。
2.
氧气减压阀的使用方法
(1)
按使用要求的不同,氧气减压阀有许多规格。zui高进口压力大多为,zui低进口压力不小于出口压力的2.5倍。出口压力规格较多,一般为,zui高出口压力为。
(2)
安装减压阀时应确定其连接规格是否与钢瓶和使用系统的接头相一致。减压阀与钢瓶采用半球面连接,靠旋紧螺母使二者*吻合。减压阀 因此,在使用时应保持两个半球面的光洁,以确保良好的气密效果。安装前可用高压气体吹除灰尘。必要时也可用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作垫圈。
(3)
氧气减压阀应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
(4)
停止工作时,应将减压阀中余气放净,然后拧松调节螺杆以免弹性元件长久受压变形。
(5)
减压阀应避免撞击振动,不可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
3.
其它气体减压阀
有些气体,例如氮气、空气、氩气等*性气体,可以采用氧气减压阀。但还有一些气体,如氨等腐蚀性气体,则需要减压阀。市面上常见的有氮气、空气、氢气、氨、乙炔、丙烷、水蒸气等减压阀。
这些减压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氧气减压阀基本相同。但是,还应该指出:减压阀一般不用于其它气体。减压阀为了防止误用,有些减压阀与钢瓶之间采用特殊连接口。例如氢气和丙烷均采用左牙螺纹,也称反向螺纹,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减压阀概述

压阀是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将介质的压力降低,同时借助阀后压力的作用调节启闭件的开度,使阀后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在阀体内或阀后喷入冷却水,将介质的温度降低,这种阀门称为减压减温阀。该阀的特点,是在进口压力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出口听压力和温度值在一定的范围内。

减压阀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过高的区域、矿井及其他场合,以保证给水系统中各用水点获得适当的服务水压和流量。鉴于水的漏失率和浪费程度几乎同给水系统的水压大小成正比,因此减压阀具有改善系统运行工况和潜在节水作用,据统计其节水效果约为30%

减压阀的构造类型很多,以往常见的有薄膜式、内弹簧活塞式等。减压阀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靠阀内流道对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压,水压降的范围由连接阀瓣的薄膜或活塞两侧的进出口水压差自动调节。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型减压阀,如定比式减压阀。定比减压原理是利用阀体中浮动活塞的水压比控制,进出口端减压比与进出口侧活塞面积比成反比。这种减压阀工作平稳无振动;阀体内无弹簧,故无弹簧锈蚀、金属疲劳失效之虑;密封性能良好不渗漏,因而既减动压(水流动时)又减静压(流量为0时);特别是在减压的同时不影响水流量。

减压阀通常有DN50DN100等多种规格,阀前、后的工作压力分别为<1MPa0105MPa,调压范围误差为±5%10%

减压阀的选型

减压阀进口压力的波动应控制在进口压力给定值的80%~105%,如超过该范围,减压阀的性能会受影响。

1.
通常减压阀的阀后压力P2应小于阀前压力的0.5倍,即P2<0.5P1
2.
减压阀的每一档弹簧只在一定的出口压力范围内适用,超出范围应更换弹簧。
3.
在介质工作温度比较高的场合,一般选用先导式活塞式减压阀或先导式波纹管减压阀。
4.
介质为空气或水(液体)的场合,一般宜选用直接作用薄膜式减压阀或先导式薄膜式减压阀。
5.
介质为蒸汽的场合,宜选用先导活塞式减压阀或先导波纹管式减压阀。
6.
为了操作、调整和维修的方便,减压阀一般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根据使用要求选定减压阀的类型和调压精度,再根据所需zui大输出流量选择其通径。决定阀的气源压力时,应使其大于zui高输出压力01MPa。减压阀一般安装在分水滤气器之后,油雾器或定值器之前,并注意不要将其进、出口接反;阀不用时应把旋钮放松,以免膜片经常受压变形而影响其性能。

减压阀结构分类

序号

名称

工作原理

1

直接作用薄膜式减压阀

出口侧压力增加,薄膜向上运动,阀开度减小,流速增加,压降则增大,阀后压力减小,出口侧压下降。薄膜向下运动,阀开度增大,流速减小,压降减少,阀后压增大。阀后的出口压力始终保持由整定调节螺钉整定的恒压

2

直接作用波纹管式减压阀

出口侧压力增加,波纹管向上运动,阀开度减小,流速增加,压降则该拿大,阀后压力减小,出口侧压下降。波纹管向下运动,阀开度增大,流速减小,压降减少,阀后压增大。阀后的出口压力始终保持由整定调节螺钉整定的恒压

3

先导活塞式减压阀

拧动调节螺钉,顶开导阀阀瓣,介质从进口侧进入活塞上方,由于活塞面积大于主阀瓣面积,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使主阀打开,有阀后压力平衡调节弹簧的压力改变导阀的开度,从而改变活塞上方的压力,控制主阀瓣的开度,使阀后的压力保持恒定

4

先导薄膜式减压阀

工作原理同上。薄膜上腔的压力由旁路调节阀控制

5

先导薄膜式减压阀

当调节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主阀和导阀都是关闭的。顺时针转动手轮时,导阀膜片向下顶开导阀,介质经过导阀流至主膜片上方,从而推动主阀,使主阀开启,介质流向出口,同时进入导阀膜片的下方,出口压力上升至与所调弹簧力保持平衡。如出口压力增高,导阀膜片则向上移动,导阀开度减小。同时进入主膜片下方介质流量减小,压力下降,出口压力降低达到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6

组合式减压阀

减压阀由主阀,导阀、截止阀组成。当调节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主阀和导阀呈关闭状态。拧动调节螺钉,由介质推开导阀,同时进入主阀橡胶薄膜腔室1与调节弹簧的压力保持平衡,进入主阀橡胶薄膜腔室2,使橡胶膜片向上,主阀打开,介质流向出口(此时截止阀打开,保持腔室2一定的压力)。出口介质再反馈至橡胶薄膜上方腔室3和导阀下方腔室4
当出口压力增高时,导阀的膜片上移,导阀开度减少,使腔室1的介质压力下降,同时腔室2压力下降,主阀橡胶薄膜下移,主阀的开度减小,出口压力下降,达到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7

杠杆式减压阀

这时通过杠杆上的重锤平衡压力的减压阀。其动作原理:当杠杆处于自由状态时,双阀座的阀瓣和阀座处于关闭状态。在进口压力作用下,向上推开阀瓣,出口端形成压力,通过杠杆上的平衡重锤,调整重要传达到所需出口压力。当出口压力超过给定压力时,由于介质压力作用于上阀座上的力比作用于下阀座上的力大,形成一定压差,使阀瓣向下移动,减小节流面积,出口压力亦随之下降,达到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8

先导波纹管式减压阀

结构原理同先导活塞式减压阀

减压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薄膜式、弹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杆式和波纹管式;按阀座数目可人为单座式和双座式;按阀瓣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作用式和反作用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相关技术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

采购或询价产品,请直接拨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陈子清

联系方式: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