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消防气体检测仪,使用中还存在很多应用盲区和误区,因为教材和说明书里,只有开关机操作方法和仪器性能参数,所以如何正确使用——没招儿啊!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高科技产品都研发生产出来了,正确应用还是个事儿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气体检测仪的认知和使用误区:
(一)不明就里的认识盲区
初接触气体检测仪我也不懂,没见过啊!请教了老队员,告诉我:“像个砖头那个是多功能有毒物质检测仪,其余那几个叫个人测爆仪”。
好吧,那咋用呢?老队员用手指着:“这是开机键,等几秒就工作了,遇到可燃气体就会报警,那个是关机键,旁边的调节键……”
我又追问:“有没有说明书”?
老队员张望了下,小声说:“在队长那里,怕丢失,像宝贝一样保存在他宿舍”。
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哦,想多了,在一次装备应用训练拍摄时,队长让我去复印装备资料,我自己掏钱偷偷复印了2份,终于弄明白了“大砖头”叫复合气体检测仪,“个人测爆仪”叫单一气体检测仪,因为氧气探头便宜,所以这几个都是氧气检测仪。(根据需求可以配不同的气体传感器)
(二)维护保养的误区
经过几次不懈的请示报告,装备维护经费得以落实,与供应商联系后,按需求将单一气体检测仪更换了探头,重新进行标定,于是气体检测范围扩展到氯气、一氧化碳、苯、硫化氢、可燃气体等。
在上级的高度重视下,每年重新标定,定期更换探头形成了制度,得以延续。
目前使用的手持式气体探测仪不是免维护的,一星期至少要开机一次,预热几分钟,检查电池电量和充电。
一年后就算没有在气体环境中应用,也要进行专业标定和传感器检查维护。
使用过的气体探测仪,应及时检查和维护。
(三)定量不定性的误区
某日,群众报警称有不明化学物质,散发刺激气味,要求前往处置。
到达现场,一众*汇合后,让带着气体检测仪去查明是什么物质。
这不是笑话,也没有虚构,对内来说明白的也不多。对外来说,就算没有用你也得着一级防护“华丽登场”,有个交代。
俗话说得好,有效无效,责任尽到。
气体检测仪只能定量不能定性。简单说只能在已知气体环境中检测它的浓度,而不能在未知的环境中检测它是什么气体。
比如携带可燃气体检测仪到未知泄漏环境中,你只能确定有易燃易爆气体,而不能判明具体是液化气还是煤气或乙炔。
当然,现场有标识,靠肉眼识别或有知情人剧透除外。
(四)错误定位的误区
例如:一个房间内有液化气瓶阀门损坏,有少量气体泄漏。
队员手持可燃探测仪进入,周围检测没动静,将检测仪凑近瓶口,直到报警声响起。
气体检测仪的主要用途是:
通过检测气体浓度,判断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泄漏后,划分安全区、轻微区、重危区的,不是非要进入高浓度区域使用,那样会造成探头“中毒失效”。
所谓的实时监测,并不是在高浓度区域使用,而是从到场就开始测定哪些范围有泄漏气体,根据天气和风向、风速为划分区域,为救援行动指挥提供参考依据;
处置过程中,根据泄漏量,风向改变,实时检测做出行动指挥调整;
处置结束后,检测现场有无残留。
(五)测量数值应用误区
在实际使用中,气体检测仪测量出来的数值是需要转换的,这通常在装备教材和说明书里是没有介绍。
因此,使用者会陷入测量数值应用误区。
气体浓度含量体积比(%VOL):检测氧气、二氧化碳,使用的这个单位,可直接读出数值。
例如:17%VOL的氧气就是指该空间范围内空气中含有百分之17的氧气,说明环境氧含量不足。正常情况下,环境大气中的氧含量是20.9%,当氧浓度降至6%以下时,人会很快停止呼吸,进入死亡状态。
可燃气体检测仪(LEL),天然气的爆炸下限为5%,在环境中天然气泄漏实测数值为10%LEL,超过了天然气爆炸下限5%。这个读数不能直读,它是爆炸下限的10%。故5%乘以10%LEL,得出天然气浓度为0.5%,还没达到爆炸下限,这就是错误读数造成的误区。
有毒气体(PPM),氯气超过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气体检测仪器上显示的是PPM浓度单位,一个是国内标准,一个是国外标准。
单位不同,如何正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