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高职院校《维修电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2022/4/10 12:10:04807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满足自己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维修电工》作为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训课程,是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颁布实施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各个职业院校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予以开设课程。笔者查看了大量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后发现,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总体实施教学的过程几乎一致,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2 周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实施集中实践教学,然后在课内进行课程考核,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
( 一) 受实训场地时间空间限制,致使该实训课变成观摩课。由于《维修电工》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电类专业又是所有高职院校的主流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由于教学时间、场地、教师等因素限制,在安排教学实施时难免会顾此失彼,兼顾不周。这就造成了人数多,设备少,场地小,很多学生上不了手的局面。让很多学生从本来的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实训课变成了观摩课。
( 二) 受教学计划学时限制,致使该课程内容被大幅删减。每所高职院校教学大纲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不断完善的。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企业在新技术上也在不停的尝试应用。对于致力培养应用型技术工人的高职院校来说,开设新课程,学习新知识是必要的,由于*对每个专业的总学时有严格规定,不能超学时。新课程和旧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势必会发生冲突,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就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做法是,大幅度减少实训课程的学时数量,把省下来的学时留给新课程,《维修电工》课程作为一门实训课程也不可避免,该课程的学时数量缩小了一半。这样一来,使学生的实际练习时间也大大的缩短了。
( 三) 受考核方式限制,学生实训效果( 能力提升) 不明显。高职院校的毕业要求和本科院校看齐,也是采用学分制,采用学分制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通过必修科目的考试,拿到相应的学分,方可毕业。对于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多是强调技能操作考核终结性考核,用来评价通过与否。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分析过程。这样只能培养出熟练的操作工,而且完成的工作任务也只能局限在已经实训过的任务,如果遇到新任务,新问题,就可能无从下手了。重复的任务会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忽略了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开发。
( 四)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教师到学生都对实训课程缺乏重视,大家都认为,只有手在黑板上不停的写,口中在不停的说,有学生在全神贯注的听,以这种形式上课的教师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而手把手教你机器设备如何操作、如何维修,这样的教师更像是工厂的师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甚至还有人认为,只有理论学得不行的教师才会去做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当学生们中间出现这种认知的时候,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眼里多了鄙夷的目光,脸上浮现出不屑的表情,想要他们认真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职《维修电工》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 一) 让教学班人数少一些,保证每个学生动起来。当两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时,在评定两个成员工作量时,总会出现一个主导,一个辅助的情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发现总结、不断对比尝试,笔者发现了一个规律,同样的一个工作任务,一名学生独立完成和两名学生协作完成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独立完成的学生无论从理论分析,实际操作都掌握得非常扎实。当两人协作完成时,有一名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要求,而另一名学生就有较大差别。只有在没有依靠,背水一战的时候,学生们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这个实例说明,只有减少教学班人数,保证每名学生都动起手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才能杜绝观摩课,达到实训课的目的。
( 二) 让教学画面动起来,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注重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微课技术和VR 虚拟技术的出现,实训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实训课的课时数量虽然被删减了,但是随着新概念、新技术的引入,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甚至可以搭建一个仿真平台,让学生实地操作,体感完成工作任务的乐趣,动态的教学画面,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把学生的兴趣提高。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达成教学目标。
( 三) 让课程从学分化递进到证书化,使考核模式活起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技能型人才,技能证书的取得是衡量技能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而技能证的考核通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两个部分,这也是实训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能否通过修订考核方式,把《维修电工》课程的zui终考核社会化,暨由职业技能的证书取得与否来衡量学分是否获得。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 一是理论部分考试使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实际操作部分的考试增加了学生上课实训时的紧迫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有能力。
( 四) 让学生受工匠精神感染,让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一是不能妄自菲薄,摒弃实训指导教师低人一等的心理,树立起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学生应当放下矮人一头职业观念,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二是要明确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动手,有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非常契合当下广受赞誉的工匠精神。2016 年两会,提出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每一名技术工人都有着成为大国工匠的渴望,但每一名大国工匠的背后,都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无可挑剔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成为必须的要素,随着长白山技能名师、长春工匠等荣誉称号的不断评选,应该看到,技能型人才正在逐渐重视,为技术人才施展能力的舞台已经搭好,技能型人才的春天也已来临。师生应凝心聚力,共同磨练技艺,共同传承工匠精神。
三、结语
进行实训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尽量让学生在有*内能够掌握到更多的理论知识,zui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职业精神上入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多层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相关技术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