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昆山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打破行政藩篱、创新协同治理等方式,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如今,昆山正以更精准举措推动绿色发展、以压倒性态势狠抓污染防治、以系统化思维健全环保机制,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源头控制、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协同并进。
制度先行共筑绿色屏障
早在2018年,昆山就与嘉定、太仓签署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议,明确“联防联治区”,通过建立联防联控环境共治合作机制,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合力推进环境共防、共治、共保。三地还签署了《嘉昆太三地共建“双碳”工作联动机制合作协议》,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政策文件背后,是各地职能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具体体现,这是发展背后的‘一体化’。”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5年来,三地不断健全跨界河道治理联动机制,共同开展河湖沿线工业污染治理、河湖清淤等;建立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联动执法查处及监管合作机制;加快提升区域生态能级,形成昆山城隍潭生态园、太仓新浏河风光带等重点生态功能片区。
联防联治同守一江清水
源自太湖东岸瓜泾口的吴淞江,是沿线地区交流合作的见证。
今年5月,由吴淞江流域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千灯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及吴淞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3个项目组成的昆山市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获评2021—202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成为昆山全市首个“大禹奖”。
作为全市重点实事工程之一,城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不仅助力昆山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00万吨以上,更是持续推进长三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缩影。
今年以来,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昆山市国省市考断面水质常态化保障方案》,全面保障考核断面稳定达标;以10个国省考断面为核心,排定实施支流整治工程、面源污染治理、水利工程等10大类78项整治工程;联合青浦区生态环境局签订《昆青两地水环境联保共治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淀山湖水环境联保共治活动,强化水污染跨界联治;与相城区、工业园区共同发布《阳澄湖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行动方案》,持续提升阳澄湖生态环境质量。
与“水的一体”相适配的,人也在联动。近年来,长三角的干部走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巡河不分彼此,不分岸线,共同负责。“共同巡河,一起采水,分头检测。目的只有一个,守好绿水青山。”昆山市水务局河湖长制管理科科长焦健说。
守护蓝天共享清新空气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昆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0.3%,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PM2.5浓度2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4%;臭氧浓度1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
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昆山每年深入开展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防治等各类污染物综合治理,推进
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全过程控制,严厉整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治理、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新机制。
昆山不断深化跨界区域合作机制,先后与嘉定、太仓签署《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针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交界地区大气污染现状,三地多次开展联合监测和执法行动,实行定期会商制度,共同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共建“双碳”工作联动机制合作协议,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共推示范创建、共促减污降碳、共强治理能力,促进三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编:孙健
编辑:李夏菁
原标题:苏州昆山:奏响长三角“绿色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