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科技化的赋能下,智慧法院建设进入4.0阶段,人民法院坚持执行信息化,构建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继续推动智慧法院建设。
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
近年来,贵州司法行政系统以打造智慧法务为抓手,不断深化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智慧应用不断涌现,为司法实践带来了全新机遇。黔南州聚焦民族地区群众“学法难、找法难、用法难”等客观实际,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成功解决法律服务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建设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首款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时空、可视化的“黔南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成为民族地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样板。
“云法庭”平台
苏州中院针对互联网开庭需求与网络安全要求不匹配的难题,依托“内网云+光闸+外网云”资源,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的集成云端科技法庭功能,满足多模式跨网开庭的一套融合性平台系统,为非互联网法院的互联网开庭提供了全新技术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进行解决问题的意愿日益强烈,案件异步审理、远程庭审等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法院作为解决当事人矛盾的窗口,也需要满足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加强司法便民。
“E联办”平台
吉林省汪清县人民法院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汪清法院借助“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技术,打造了集查、控为一体的执行联动“E联办”APP。该平台作为“总对总”查控系统的有效补充,实现了在线集中统一办理执行查控和司法协助等业务,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执行效率,为执行联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法官办案平台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法院依托贵州法院要素式审判系统,以金融法庭为试点法庭,推行金融类民商事案件要素式审判,通过系统应用开启全流程在线办理新模式,实现金融纠纷快审快结,有力推动金融案件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科技助推法院工作现代化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e公里”
近年来,河南省汝阳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立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满足审判执行工作需要,坚持探寻自身优势和可行突破口,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打通司法为民“最后e公里”,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汝阳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立案+互联网”作用,打破地域限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当事人如有办理跨域立案的需求,汝阳法院将协助当事人完成在线跨域立案程序,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有效减轻群众诉累,进一步降低诉讼成本。
“数字化劳动力:RPA智能法官助理”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侯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智慧法院的整体规划部署要求,立足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案件体量大、人案矛盾相对突出、审辅事务剥而不消的客观现实,紧跟智能技术创新进程,推动先进技术和法院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创新应用RPA智能法官助理,实质消解重复性高、简单易处理审辅事务,全面提升武侯法院“智慧治理”“智慧审理”“智慧管理”水平,为“诸葛e法”名片增添新亮色。
“法院数字机器人管理中心”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针对审判事务性工作需要建立“数字助理团队”,帮助法官统一辅助事务工作标准,在审判工作中开发排期信息录入、电子送达、案件归档、打印寄件回执等机器人流程,依托数字机器人建立的电子卷宗数据链条,推进要素式文书和裁判文书辅助生成。针对执行事务性工作开发发起财产查询、送达信息查找、查控反馈下载及上传打印、事项委托处理等机器人。数字机器人中心可以解决综合业务系统、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之间的数据连通问题,让它们更加高效精准发挥作用。
“全画像智慧人事一体化平台”
江苏高院在原有的全省法院1.0版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全力打造“115+N”体系的智慧人事一体化平台。其中,2.0版智慧人事平台着重研发绩效管理功能模块,解决传统考核依靠各种纸质表单工作量大、统计难、效率低等问题,实现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操作,有效减轻了干警考核负担,提高了管理效能;3.0版智慧人事平台则重点围绕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着力研发干部队伍大数据研判和干警画像两大模块,推动干部人事和绩效管理工作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下一步,法院将积极探索要素式审判在其他类型案件的深度应用,为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落地使用提供宝贵经验,实现繁简分流、简案快审,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和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