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总结了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水环境及土壤环境、突发事件等具体情况,明确“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在此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已经先公布了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情况。其报告中具体阐述了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监管等目标完成情况,并指出自治区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下一步发展任务。
十项指标圆满收官
据悉,2022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PM2.5浓度26.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记录;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在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下属9个市入围全国前30名,其中5个市跻身前10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未发生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事件;全区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均处于“好”“较好”水平。
为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广西深入实施绿色环保产业链招商,共引进34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2858亿元,同比增长26.2%;同时积极推动EOD项目申报和实施,年内共有23个项目入选国家及自治区项目库,总投资额达457.9亿元。在此基础上,广西生态经济不断壮大,加快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政策,广西正探索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2022年已完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前期研究,并印发实施了《广西“十四五”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同时,广西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全区有42家企业纳入了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作为生态环保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监管执法水平提升亦是广西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年内,全区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44157人次,检查企业12976家次,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199件,处罚金额1.08亿元。执法过程中发现,危废倾倒与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现象仍存在,是当地较为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以中央督察为切入点,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报告中分析称,广西目前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等领域均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待解决,包括秸秆回收率偏低、露天焚烧时有发生、耕地重金属含量高、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等,完成约束性指标压力较大。此外,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一批问题尚未完成,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还需进一步化解。
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3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9个,达到序时进度20个,出台的整改方案中也将任务细化为186条整改措施,明确了中期(2023年6月底)完成70%整改任务、长期(2025年12月底)完成全部整改任务等阶段性目标。不过,还没完成整改的20个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领域广,整改难度大,整改任务十分繁重。
为此,2023年,广西将致力于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进一步完善自治区领导分片督导工作机制,并开展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