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搅动全球风云我国钢铁和铝业承压?

来源:环保在线编辑:Leven2023/5/5 14:15:1789
导读
听说,“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来了,我国面临“碳关税”的压力,站在CCER重启的关键路口,将何去何从?
  听说,欧洲要推“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
 
  据悉,欧洲议会近日通过了3项主要气候法案: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ETS)、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价值高达867亿欧元的社会气候基金法(SCF),被外界称为“欧洲史上最大碳市场改革”。
 
  按照ETS法案,到2030年,欧盟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62%,而之前的目标是43%。而CBAM法案则与近段时间业内人士热议的“碳关税”有关,即欧盟将针对碳排放水平较高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费用或配额,今年十一生效,自2026年开始逐步实施。
 
  一位议员表示,碳市场成功与否,是欧洲能否达成减排目标的“成败关键”。所以,无论是针对碳市场,还是即将到来的碳关税,全球都在关注,当然也会引来争议,比如德国媒体就表示,CBAM法案或推高数千种产品的价格。
 
  “从法案内容来看,欧盟的雄心不小。与此同时,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如是称。
 
  要说不确定性,2022年对于全球碳市场来说都是充满挑战和坎坷的。能源危机之下,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承压,不过在各国减碳的决心下,碳价整体稳定,年初和年末基本持平。而且值得一说的是,2022年碳市场收益依旧创了新高,达到630亿美元(合约4300多亿人民币)。欧盟碳市场碳配额收入,目前仍然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按照机构预测,中长期内,全球碳市场将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加强以及国际合作稳步发展的稳中向好形势。而在此之中,中国扮演了“碳市场覆盖下碳排放量世界首位”的角色,正在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并且有望重启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
 
  环保在线也屡次追踪过CCER这个话题,如【CCER交易重启在即!树、海水、空气都能买卖,碳汇先“火”了】、【CCER重启在望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企业准备好了吗】等等,毕竟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各部委就频频释放信号,让业界都非常期待。有机构预测,按现在的碳价保守估计,2025年CCER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
 
  与此同时,我国碳配额规模到2025年或达到4400亿。2022年,全国碳市场碳价继续上涨,北京碳价一度达到了149元/吨的高位。据悉,当年全国碳市场在242个交易日里,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超过5000万吨,成交额超过28亿元,成交均价为45.61元/吨。截至2022年末,全国CEA(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碳价依旧处于低位,比如欧盟2022年最低成交价57.92欧元/吨(约443元),最高成交价近100欧元/吨(近765元)。也正因为在发展初期,所以全国碳市场发展潜力仍很大,所能作出的减排贡献有望随着覆盖行业的扩张,体系的成熟,CCER的重启等众多因素加速攀升。
 
  “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政策工具”,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曾这样阐述碳市场的重要性。而如今,欧盟“碳关税”即将落地,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巨变,并且在这样的压力下,企业需要更迫切地完成低碳转型,那么也意味着大家更需要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中找到立足点。
 
  有人说,欧盟“碳关税”的落地将加速推进世界贸易格局重新洗牌,但也同时在为低碳技术先进的国家带来机遇。如果将对象换成企业,是否也成立呢?来自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贸易额计,欧盟进口的“CBAM钢铁产品”中国排名第一,为151亿欧元;“CBAM铝产品”中国也排名第一,为45亿欧元。
 
  因此,“碳关税”或对我国钢铁和铝业造成的实质影响最大。据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的估测,若施行,国内上述两大行业纳入“碳关税”的履约额将达到每年20多亿。如今,全国碳市场纳入履约名单的只有电力企业,下一步率先成为扩展“先锋军”的我们有理由认为钢铁和铝业无法缺席。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指出,我国应尽快着手制造业的排放数据监测,建立全面的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扩大我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利用显性碳价推动高碳行业转型,努力参与国际气候规则制定。
 
  2023年被称为“复苏与奋进”的一年,我们期待全国碳市场和CCER给出的答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