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江西省建立水污染防治技术团队,积极争取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指导帮助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建立水污染防治技术团队,强化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污染源巡查管控等。”在2023年2月27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道。
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给江西省水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江西省采取多种措施,战胜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保持了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发布会介绍,2022年,江西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3.6%赣江干流33个断面连续2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全面完成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长江干流10个断面连续5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63mg/L、同比下降7.4%。
2022年以来,江西省多措并举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如健全水环境质量监管体系何建立水污染防治技术团队。建立了由省厅、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100个县(市、区)约460余人组成的污染防治攻坚主战场作战群“1+12+100”指挥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责任体系,每日调度通报全省水质自动站、工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情况,完善了水环境保护重点问题发现、交办、核实、整改、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争取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指导帮助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建立水污染防治技术团队,强化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污染源巡查管控等,发挥智囊与技术支撑作用,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精细化、科学化。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近两年的“热点”。入河排污口是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据发布会介绍,在这方面,江西省也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等工作开展。
排查溯源:2019年以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依据相关技术指南要求,积极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目前全省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7062个,其中长江干流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3448个,其他重要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3614个。同时组织各设区市技术团队,利用排查成果,依托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溯源工作,共绘制了贯穿排污单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的“脉络图”近2000余张,相关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作为第一批地方经验在生态环境部公众号转发。
分类整治:按照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要求,率先推动长江干流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其中列入依法取缔清单179个、清理合并清单109个,规范整治清单3086个,目前已完成整治2195个,整治率达63.66%。特别是九江市,与生态环境部评估中心、长江三峡集团深度合作,大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857个排污口中已完成整治693个,整治率达80.86%,相关经验在中国环境报专题报道。
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每季度组织对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发现并及时处置污染问题;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执法监管,严厉打击不按规定设置排污口或不按规定排污、私设暗管接入他人排污口借道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共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1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