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下称“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且从各方面形势来看,今年及未来几年都将面临更大压力。环保在线注意到,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再次被划进了重点任务清单,要求实现城市与农村等“六个统筹”发展。
事实上,环保领域“重城轻乡”问题一直存在,包括生活垃圾清运处置、污水回用等方方面面,农村相关设备及人力配置水平都远比不上城区,甚至一度处于停滞阶段,是造成“垃圾围城”“黑臭水体困城”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而“十三五”开始,国家层面将乡村振兴作为战略任务,下沉市场、返乡等风潮也波及到了环保行业,“城市-县域-农村”一体化项目屡见不鲜。
前不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提出:①重视农村面源污染,推进绿色农业;②加强环境治理“补短板”,构建“美丽乡村”两方面要求。连续几年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家政策层面的倾向已很明显。
辰于咨询公司据此分析称,农村的供排水、垃圾转运处置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将首先发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关的市场规模每年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会议还强调,2022年,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新增完成了1.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2023应将“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并着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而农村无疑会是这些任务落地的首要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从财政部提前下达的几笔预算来看,困扰农村环保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根据计划,国家层面今年将下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预算11.25亿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14.6亿。其中,黑臭水体治理仍处于试点阶段,资金也将拨付给15个试点城市。所以尽管总金额不算太多,但也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即农村黑臭水体加速,相关机会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