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日渐提升,这一点在生活习惯的改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而饮食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饮食健康,“低钠”饮食被大众接受的同时,“减盐”食品也顺势成为了一种生活风尚。但“减盐”食品真的健康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低钠”饮食被推广起来的原因。钠是人体身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身体细胞功能、体液调节、电解质平衡和血压维持都需要钠元素的参与。而我们的肾脏器官则会根据体液浓度来严格调节体内钠的水平,确保身体中钠水平处于一个合适的状态。
我们日常饮食中钠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食材中本身含有的钠元素,尤其是肉类和奶制品,这两类食物中钠元素的含量就相对高一些;另一个便是食盐。但由于现代人口味整体趋向于重口味,加上许多传统食品(如腌制品)会使用食盐进行加工,因此在潜移默化中我们钠元素的摄入量一直处于一个偏高的状态。这无形之间增加了我们的肝脏负担,对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有不利影响,并且会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
而低钠饮食的目的便是减轻这种负担,确保我们身体钠元素的摄入量处于合适的水平。那么这个水平是多少呢?根据此前世卫组织给出的推荐数据,成年人每日的钠摄入量需控制在2~3克。事实上,考虑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控制钠元素摄入的点,“减盐”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并且理论上来说,减盐确实能让食品更健康。
但这并不能代表市面上的“减盐”食品就是健康的。最近的社交平台上,各式各样的“减盐”食品层出不穷,甚至像减盐酱油、减盐榨菜等更一度成为了热销产品。但是消费者却也因为这些产品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减盐的本质是降低钠的摄入量。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减盐”食品并不代表“低钠”。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减盐”的注释设立统一的标准,因此许多食品可能减少了盐的使用,但是盐的整体用量还是偏高的;另一方面如今精致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调味用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即便是盐分减少了,可能其他食品添加剂提供了钠。
那么怎么判断低钠食品呢?成分表依旧是关键。我国产品在出厂前需要经过多道检测环节来确保成分,而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的规定,只有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小于等于120毫克,才能食用低钠食品的标签。换言之区分减盐食品是否健康还是在于对于预包装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标签的关注度。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无论是“减盐”还是“低钠”,都是宏观层面的,简单地说既要控制食盐、鸡精、味精、酱油等“看得见的盐”的摄入量,也要注意薯片、饼干这种原本含钠量高的食物。同时“低钠”也不是不吃钠,说白了只有控制好居中的摄入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