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换季时不少人也开始添置新的衣物,在追求款式新颖、色彩亮丽、性价比高等条件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大家忽略——这件衣服是否安全无毒?
衣物等纺织品中的“毒”是从哪里来的呢?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深圳某公司生产的一件女装被检出联苯胺严重超标,联苯胺就是一种可致癌芳香胺染料。
联苯胺是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一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属于偶氮染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还原反应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我国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禁用联苯胺等24种可分解的致癌芳香胺染料,致癌芳香胺的限量值为≤ 20 mg/kg。但纺织品中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无色无味且不溶于水,因此从其外观上无法分辨,只有通过技术检验才能被发现。
联苯胺为什么会超标?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传播专家杨陇峰介绍说,联苯胺系染料是偶氮染料中的一个大系列,除少量活性染料外,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染料中。偶氮染料可以染出很丰富的颜色,色牢度较高,因此偶氮染料被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和印花,是纺织服装在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但经印染加工的纺织产品都可能存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并导致该项目检测不合格。作为偶氮染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的联苯胺,如果合成工艺控制不好,就有可能残留在成品中,即使染料中不含未反应的联苯胺,染料在检测条件下也会被还原,重新释放出联苯胺,这也是检测出联苯胺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苯胺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危害呢?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时,染料中的有害成分可能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20多种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从而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物质,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疾病,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
如何检测偶氮染料呢?据悉,当前检测禁用偶氮染料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我国相关检测标准有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和GB/T 23344-2009《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等,还有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都在进一步规范其的使用与测定标准。
为尽可能避免“毒”衣物,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和正当权益,杨陇峰还提示到,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尽量查看产品是否具备有完整的标识,特别要注意安全类别、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
原标题:衣服也可能有“毒”? 添置新衣物的同时别忘了看看产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