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6%。
因此,加强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是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
2022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2030 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要实现“绿色建筑”,就要在节能建筑上“做加法”,新增建筑努力实现100%绿色化,同时对已有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严格施工扬尘管控,采取综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噪声。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明确要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强节能改造鉴定评估,编制改造专项规划,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要应改尽改,改造部分节能水平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地级以上重点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适,提升设备能效,到2030年实现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总体能效在现有水平上提升10%。
根据住建部数据,目前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从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2021年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84%,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了2.5万个。目前,2134个绿色建材产品获得了认证标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也使建筑产业链拉长变宽。
结语:推动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是“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绿色、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的主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标题:面积已达20多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越来越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