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一经济合作社的千亩水稻正处于鼓粒期,水肥、病虫害防治处于关键管理期。此前,田间管理大多依靠人工。如今,种植户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实现高效肥喷施和打药等农业管理,
近年来,现代化农业系统建设正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乡入镇为农业产业增添一抹亮色。近日,一则政策再次为现代化农业建设保驾护航。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字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要求,要求建立数字化农业示范区,通过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丰富农业可用性场景,建立智慧农业样板间。
实际上,我国智慧农业一直在布局,《建设指南》的出台一方面加强了智慧产业建设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啊方向。《建设指南》围绕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共11项重点任务。
落实在农业具体步骤上,《建设指南》提出,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意味着从生产端到售卖端的全线畅通。在农业生产端,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深度应用。例如受到多个种植户欢迎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GPRS物联网技术,可实时远程监测温室大棚及田间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酸碱性、PH值、风速风向等。依据详细的数据,种植户采取控制水泵、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保证农业环境在正常的参数内运行。
该组装备不仅节省了人工,更推动整个农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快农业生产智慧转型。
而在推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促进农产品加工智能转型,推广应用智能流水线、专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等系列要求,将有效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生产工艺数字化,建设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
除了农业产业链,《建设指南》还从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共享、数字用场景提出相应方案。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指南》提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有条件的行政村适时推进5G网络建设、千兆光纤接入,鼓励北斗地面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方面,《建设指南》明确要加强农业数据资源建设,采用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编码体系、数据标准接口,采集归集农业自然资源和重要种质资源等数据,打造标准化数据系统,形成产品全程可溯的动态数据资源体系。
在拓展数字支撑应用场景方面,《建设指南》明确依靠大数据,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网络系统,保障安全、高效、耐用。
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对提升农业产业链发展质量、振兴乡村产业、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实施城乡互补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指南》指挥下,一批智慧农业先行样板将问世,农牧渔、种养加各行业与数字技术将加快融合,农业服务便捷化水平将明显提高。
为实现3到5年示范区数字化发展取得期望成效,《建设指南》还提出了建立协同推进、要素聚集、监测评价、宣传培训等四个机制。即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组建示范区建设专家指导组,指挥、提供示范区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咨询、规划编制、要素撮合规划服务,有序开展农业创新基地建设,营造数字驱动发展范围。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民日报、潇湘晨报)
原标题:农业现代化建设指南发布 规范加速智慧农业全链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