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首选。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万辆。新能源汽车有效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短缺,但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电池问题。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信部表示,我国目前已形成涵盖基础材料、电芯单体、电池系统、制造装备的完整产业链,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是有使用期限的,随着我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潮的来临,电池退役后去向如何、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被大众开始关注起来。做好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去年10月月底,171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一万个。据了解,在这一万多个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中,车主可以查询距离自己最近的回收网点信息,并规范移交退役电池。
新能源汽车主要用到的是锂电池,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属于化学电池。这些电池如果处置不当,不仅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钴和镍等资源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伤害。目前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有两条路径,即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
事实上,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其能量并没有消耗殆尽。据去年8月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提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一般仍有70%-80%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余能最大化利用。
梯次利用就是如我们熟知的某品牌电池广告里描述的一样,玩具车用过的电池还可以放入遥控器中继续使用。新能源汽车退役的动力电池在进入定点工厂之后,通过技术人员的检验检测、拆分、修复或重组等工作处理后,可以继续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在武汉,部分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已经用上了装备有“梯次利用电池”的电动车。
此前,工信部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并设立了相应的溯源管理平台。但截至今年八月,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只采集到2.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报废信息,电池回收溯源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有近70%的报废新能源车辆未带电池报废,部分车主在报废车辆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正规报废途径,这些废旧的动力电池也约有一半以上流向了非正规渠道的民间小作坊,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为确保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好、更规范的回收利用,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完善相关措施和加强市场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每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及所有人的共同监督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