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上海市相关责任部门发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该更新的文件中,共计7个地块移出名录,并新增8个需要实施风险管控及修复的地块,截至2022年5月31日,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已录入60个地块,最早于2019年9月5日纳入,最晚于2022年5月20日纳入。
上海是一个旧工业城区,曾经工业厂区活动较为频繁,致使目前上海土壤污染情况主要聚焦在工业污染及农业污染层面,主要污染物质为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部分地块土壤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为实现资源化统筹利用,满足未来地块规划要求等,专为土壤设立的“医院”诞生了。2020年6月,南大土壤修复工厂正式亮相。上海探索污染土壤集中修复的模式新增实例。
资料显示,改造升级后的南大土壤修复工厂占地面积74000平方米,采用集中高效的修复模式,通过多种异位修复技术,提高修复质量、增加修复效率,被人们认为是2.0版本的土壤修复改良基地,目前该工厂的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15-20万方,而在第二阶段的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总计约在45-60万立方米的异位污染土壤最大年处理能力。
将污染土壤运至土壤修复工厂,在经过“望闻问切”后,再被重新回填入项目建设现场,这种模式具有何优势?
在工厂化的土壤修复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控制环保属性,节约资源,并将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消纳。而在此基础上,土壤修复工厂的污染修复能力也较强,拿改造升级后的南大土壤修复工厂来说,其每小时可处理达400吨的污染土壤,并加入了先进的土壤淋洗设备高效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最后经过检验达标后,被统一运至指定场所。模式化、标准化处理使得土壤修复更得心应手。
此外,该土壤修复工厂被称为土壤改良工厂,也正因其新增了可持续修复实验室,以重点研究污染土壤的可持续修复资源化再利用过程,通过多种技术的协作,改善修复后的土壤条件,达到资源化安全再利用的目的,从土壤修复进阶到土壤改良阶段!
上海的南大土壤修复工厂给出了一份土壤集中定点修复的新案例,不过土壤修复工厂的模式是否值得推广普及还需要深入探索!
原标题:土壤有了专属修复工厂,还在走“改良”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