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想做饭又懒得出门的时候会如何填饱肚子?也许大部分人会选择点外卖,但预制菜近两年的悄然兴起正在逐渐改变当代人解决温饱问题的方式。不需要备菜,更不需要担心厨艺问题,只需要简单加热或加工,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就呈现在你眼前。与外卖相比,味道更好也更有仪式感的预制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政策支持 资本追捧 预制菜爆火
根据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我国预制菜市场未来将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率,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也让预制菜产业获得资本的青睐。
多地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争相成为“预制菜之都”。如广东今年3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佛山、潮州、江门等地还相继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推进具有当地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河北、河南、山东、福建等省份不甘人后,纷纷加入预制菜新赛道,争夺千亿市场。
预制菜市场风起,资本也闻风而动。据统计,在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一级市场与预制菜有关的投融资事件共23起,有企业更是借此东风登陆A股。在二级市场,预制菜概念股也受到追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上升明显。
从各大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预制菜业务营业收入增长显著,占总营收比重也在不断提升,正在成为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因此布局预制菜领域的公司源源不断,新入局者不止开辟新业务的上市公司,还有更多新成立的小公司希望能分一杯羹。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企业已达6.81万家,其中有上万家都是在近两年注册成立的新公司。
行业标准欠缺 监管有待加强
预制菜的爆火是机遇,但也有着各种问题。首先作为餐饮行业下的细分领域,又是刚兴起不久的行业,目前预制菜没有专门的行业标准,也缺少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等。虽然广东、山东等地已经出台了一些区域性团体标准,但这些标准仅能规范当地预制菜产业,无法在全国通用。标准的欠缺使各地预制菜生产缺乏统一的规范,使得质量参差不齐,既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容易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其次,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小企业大量加入,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据统计,目前6万多家预制菜企业中,一半以上注册资本不到100万,同时就注册时长而言,不到5年的企业占比也超过了50%。这些企业规模小、从业时间短,部分企业可能都没有从事预制菜产业必须的冷链仓库、中央厨房等,预制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较大。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统筹规矩,引导预制菜产业发展。
预制菜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餐饮行业工业化改革,另一方面将餐饮消费从餐厅转向家庭,降低了餐饮的生产和运营成本,有着较好的前景。但目前的发展有些过热,市场监管和标准需要尽快产业发展,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