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上海、北京等地陆续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或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眼下,各地餐饮门店也陆续开了起来,不过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人流聚集,不少餐饮门店用上了智能送餐机器人,力求用科技助力防疫,带来便捷、安全的无接触用餐模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成熟,人工智能在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成了大趋势。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这块“蛋糕”很大,但究竟有多大呢?我们简单以餐饮业的送餐机器人为例来看——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国内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从千万级别扩增到了11.6亿元。行业的发展还远远不是就此而已,有机构给出的预测称,到2025年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亿元左右。
可以看到,过去几年,送餐机器人在餐饮业内的应用还是以海底捞、绿茶餐厅、西贝筱面村等大型连锁品牌为主,但由于这一批餐饮企业规模大、门店数量多,餐饮机器人的市场增量总体上自然也是十分可观。进入到最近两三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无接触送餐概念的兴起使得送餐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在越来越多的大众快餐店等中小型线下餐饮门店,我们或多或少也能看到送餐机器人的身影。
诚然,随着如今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招工难”、“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等现实问题已经摆到了台前,再叠加疫情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餐饮业从业主体而言,还是需要寻找到一种可靠的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更迭,送餐机器人在功能上的不断升级、在投资回报率上的不断提升,其实给出了时代发展下相契合的回应。
近年来,得益于技术发展,送餐机器人早已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依赖既定轨道而存在。例如穿山甲旗下推出的无轨送餐机器人就采用了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高承载力手臂、超声波避障传感器、激光雷达导航、高清触摸屏等元件,机器人可以实现菜品介绍、自动送餐、餐盘回收、无轨导航、自主回避障碍等多重功能。
还有擎朗也先后推出了飞鱼、T1、T2、T5、T6等多类型的送餐机器人。其中,T5送餐机器人运用到激光雷达、深度视觉、 立体视觉、碰撞传感器、红外测距深度视觉等多项技术,并采用了可调整的多层货盘设计,设备定位精准度高、运行稳定高效。尤其是面向不同的区域、场景,T5送餐机器人还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实时进行控速,达到良好的送餐效果。
智能机器人在餐饮业的应用如今正变得愈发多元,送餐机器人作为其中的基础性设备,具有先声夺人的优势和广泛应用的空间。为了如何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率的提升?一方面需要设备生产商做好创新研发,一方面也需要大力提升人们对新兴设备的认知度。
原标题:送餐机器人持续创新升级,服务“无接触配送”等多样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