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时至今日,再次看到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有了全新的感悟。2017年,随着蓝天保卫战一词的提出,环境问题被大众所重视,业内也开始全方位地落实相关的环境治理工作。而伴随着2021年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蓝天保卫战也收获了“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的圆满结果。如今,大气环境的防治依旧在继续,空气质量也不断变好,而针对环境的“保卫战”依旧在继续。
收获了蓝天,下一步或许就是追寻净土。和大气一样,土壤也是环境保护中重要的一环,而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如何进一步提升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是目前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更明确提出,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
不过事实上,目前我国针对土壤的保护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进行着,并且相关成果喜人。根据最近生态环境部公开的数据,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并且此前针对洋垃圾的禁止入境政策,也确保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的推进。
与此同时,根据《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内容来看,目前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不过仅仅只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按照相关的检测结果来看,目前土壤污染情况依旧存在,尤其是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仍旧面临重金属污染问题,解决镉污染是目前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项目。
想要完成这一项目,开展土壤污染成因排查,识别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因地制宜采取源头治理就非常重要。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仪器的正确使用就十分重要。
目前科学仪器的发展针对土壤检测工作可以说是手到擒来,想重金属残留检测就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来实现。而各大仪器厂商为了应对环境检测的需求,也进一步地推出了各种针对环境污染物的客制化定性定量检测仪器。而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和环境检测监测有关的机构在环境检测类仪器的采购上投入大量预算的原因。
而进一步来说,除了要完善土壤的检测工作外,针对农药、石化等土壤污染源的检测检测同样是相关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合适的手段与工具,共筑一片干净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