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治理是进入绿色低碳发展时代以来的主要任务。在科学仪器的助力下,大气、水、土壤、生物、冰川等各种自然环境成为监测的对象。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为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以在线监测、光谱、色谱、光学、电化学、无人机、无人船、遥感、3D激光扫描等为代表的先进高科技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全面启动并顺利结束。经过科考人员历时半月有余的不懈努力,此次科考创造了青藏高原科考研究的多项新纪录: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8830米)架设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观测高度突破海拔9000米……这次科考为我国观测珠峰地区的变化以及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冰川提供了重要支持。其中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冰川进行“体检”是此次科考最主要的任务,宽带腔增强氮氧化物分析仪、腔增强反照率光谱仪、3D激光扫描、探空气球和飞艇等仪器的运用在完成对珠峰地区污染物监测、冰川和冰湖变化监测、河流湖泊温室气体通量监测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展现我国科学仪器赋能环境监测与治理的良好教材。
早在2000年,生态环境部就发布了《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指南》,提出要加强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监测技术现代化。不负众望,科技的日新月异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使环境监测仪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在5月26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组建覆盖全国主要区域、重点城市的碳监测网络。随着该网络的运行,我国的碳排放市场将达到信息共享的状态,区域性监测数据的质量将大幅提高。《“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也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健全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与监测网络体系所配套的环境监测仪器自然也将朝着更科技化的、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以今年4月16日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成功发射为代表,激光探测、遥感数据的应用,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EMI、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的搭载,正是高技术水平的环境监测仪器在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领域的最佳验证。
如今,环境监测与治理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在空气与废气检测设备、污染源与环境水质监测设备、现场应急监测设备、电磁辐射与放射性监测设备等仪器设备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各国也将更加积极探索科技如何赋能环境监测与治理,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