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碳排放也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绿色金融助力“双碳”工作推进

来源:化工仪器网2022/4/25 10:05:1888
导读
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是我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因此国内相关部门和政府早已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等领域排兵布阵,有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行业规定。
  你敢相信吗?我们日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可以挂牌上市,甚至能卖出个“好价钱”。众所周知,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纳入到了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之中,这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中国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小控制将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也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一环。据了解,中国近些年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维持在100亿吨左右,占全球总量的1/4以上,居全球首位。2020年中国细分行业碳排放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排放了103.76亿吨二氧化碳。燃煤电厂、钢铁和水泥这三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比超过了总量的60%,这是我国碳排放量高位的主要来源。因此,作为国际上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国向全世界做出了完成“双碳”目标的承诺,为此我国也在多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是我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因此国内相关部门和政府早已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等领域排兵布阵,有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行业规定。
 
  以源头清洁能源行业为例,国家正大力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对风电和光伏发电行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5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各部门要落实发展要求,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达到25%左右的目标实现。
 
  国家同时也通过金融手段推进“双碳”工作的提质增效。早在2011年“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就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经过十年的发展完善,2021年7月16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终于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这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一经成立,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其规模是欧盟的三倍。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未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已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年末收盘价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3%。碳交易额的大涨显示了我国相关企业在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上全部的了初步成效,随着铝、水泥等更多行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其成效将更加显著,这对于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辐射全国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成立碳排放全交易市场,我国还推出了碳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就是在碳排放交易的基础上,以碳配额和碳信用等碳排放权益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是我国推动金融资源服务低碳生产生活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形成绿色金融,更健康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碳金融产品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因此在国内发展还不够规范,甚至存在运行混乱、方向偏离的问题,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对碳金融产品的分类和实施细则做出了有关规定,这将是规范绿色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剂良药。《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指出,碳金融产品分为碳市场融资工具、交易工具和支持工具3大类12个产品,对碳市场融资工具中的碳资产抵质押融资、碳资产回购、碳资产托管,碳市场交易工具中的碳远期、碳借贷,碳市场支持工具中的碳保险等6个产品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指引。
 
  虽然碳排放权交易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权还存在一些发展的上的问题,例如非临近履约时段交易情况清淡,日均交易量较低;全国碳市场覆盖规模还不够广泛;碳市场涉税事项尚未明确等,这都是未来我国碳排放工作在金融领域需要改革进步的地方。相信随着相关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为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世界承诺助力。
 
  原标题:碳排放也可以进行市场交易 绿色金融助力“双碳”工作推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