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秀洲,仿佛“走在景中”、“游在画里”。这座嘉兴西部“秀美新区”的生态“蛙跳式”发展有目共睹,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答卷。
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凝聚各方创新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切实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秀洲样板”。2021年7月,秀洲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科学谋划,吹响生态创建“冲锋号”
规划引领,行稳致远。2019年4月,秀洲区全面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生态文明列入全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管理,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生态”格局。按照秀洲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国家、省级创建指标要求,拟定“时间节点”和“作战路线图”,确定15个区级责任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全区“省创”总体操盘的指挥功能,分工明确,高效联动。
完善机制,强化督查。通过“三大十招”、风险排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努力推动工作落实。多次参加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组织各县(区)“五水共治”交叉检查,下发交办单93份,督办单10份,涉及605个问题均完成整改,及时消除各类生态环境隐患。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好生态文明、长效治理、环境监管、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营造推进生态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建立和推广“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污水零直排群众监督员”等社会公众监督队伍。组织村(社区)赴石臼漾湿地和水厂开展生态探访,累计参加人数2800人。
创新驱动,打响生态保护“特色牌”
从治理“破题”,复原绿水长流生态美景。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出“互联网+”信息化河湖长制公示牌,创新开发使用河道“电子身份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河湖长制公示牌全覆盖。与吴江建立“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通过联合巡河、联合水质监测、联合执法等措施实行联合治水。因湖施策实现“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秀洲区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3条,市级美丽河湖24条。
从实招“入手”,铺展天蓝任鸟飞新画卷。在全省首创秸秆禁烧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秸秆禁烧工作从“人防”向“人防+技防”的跨越。深入推进2.0版“智慧工地”系统建设,在“智慧工地”平台的基础上,搭建“智能扬尘管控”系统,目前视频监控覆盖72个项目,扬尘在线监控已接入44个项目。
从无废“试点”,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强化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联动监管,在全市完成首块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持续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创建,成功创建45个市级“无废细胞”。建成油车港镇、秀洲国家高新区等6个一般工业固废堆场和王江泾镇1个工业固废分拣场,基本满足全区可焚烧一般工业固废“日产日清”的要求,2021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100%。
绿色转型,释放优化升级“新动能”
推进生产生活高质量发展。整合王江泾、油车港两镇建设秀水新区,成功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协调区。以千亩水域万株银杏的天鹅湖生态景观为基底,建设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创新总部产业园。吸引北理工研究生院入驻,与敏实集团汽车电子、富士康工业富联、海拉集团、华为公司等实现战略合作,打造“两山”转化样板项目和国际前沿的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实现“世界级企业总部”与“未来社区”相结合、“企业”与“人才”相结合,“产业园”与“宜居社区”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社区。2021年,银杏天鹅湖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嘉兴市“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名单。
深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2021年秀洲区着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15个,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年度减排任务。主动对接企业、银行,成功发放市本级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开展低(零)碳村试点创建,王江泾镇古塘村、王店镇南梅村及庆丰村、新塍镇潘家浜村共4个村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低(零)碳村试点。
有效巩固“两山”转化成果。秀洲区大力发展数字生态农业、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将好生态转化为好的生态产品“溢价”增值。积极推动农业基地数字化升级,打造“物联网+现代农业”智慧生态基地,全区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1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个。围绕特色种养业,以运河湾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依托,引导农民从传统种养业逐步向稻渔共生、藕渔共生等生态种养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此外,秀洲区按照“一心、两带、三板块、四线路”的思路,大力推行“生态健康游”模式,重点打造潘家浜、聚宝湾、菱珑湾等一批生态康养与运河文化相融合的产品体系,创建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发展经营总收入达2.544亿元,同比增长192.78%。
下一步,秀洲将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生态向“更高颜值”跨越,率先成为全域秀美生态画卷的区域范例,努力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
原标题: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 践行生态文明观 秀水泱泱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