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要求:
到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大幅提高。汾河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国家平均水平,汾河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全面建成。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黄河流域水沙关系趋于协调,水土流失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水资源配置明显优化,万元GDP用水量降幅完成国家分解下达我省的指标任务。城镇空间格局明显优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三晋文化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转型发展蹚新路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经济总量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位次稳步前移。
到2030年,黄河流域人水关系明显改善,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汾河水质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水沙关系更加协调,水土流失治理率明显提高,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资源型经济转型基本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三晋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实现,美丽山西全方位呈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格局更加协调,构建起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全面完成,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山西黄河文化旅游品牌驰名国内、享誉全球,三晋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民生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群众现代化的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