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领域的商业机会,梦想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继高层不断喊话、政策相继出台之后,管网漏损治理的试点工作终于也要启动了。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至2025年,在50个城市(县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工作。
试点工作启动,意味着管网治理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而能够参与试点阶段的工作,对于管道企业来讲也是有极大的好处,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标杆项目,抢占“先发优势”。
1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启动
两会过后,各大部委的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也发布了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
根据《通知》精神,这一轮试点城市(县城)将不超过50个,时间从2022年持续至2025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5大项:
1、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主要是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对超过使用年限、材质落后或受损失修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
简而言之,就是换管,这也是最核心的一项任务。
2、实施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工程
依据《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按需选择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实施路线,开展工程建设。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完善市政、绿化、消防、环卫等用水计量体系。
借着这个机会,实施分区计量工程,为以后的常态化监测奠定基础。
3、实施供水管网压力调控工程
统筹布局建设供水管网区域集中调蓄加压设施,提高调控水平。
同样也是借助这次的机会,优化加压调蓄工作。
4、实施供水管网智能化建设工程
推动供水企业在完成供水管网信息化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改造,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水智能化管理平台。
智能化是大方向,更是未来常态化管理的技术基础。
5、完善供水管网管理制度。
建立从规划、投资、建设到运行、管理、养护的一体化机制,完善供水管网漏损管控长效机制。推动供水企业将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营收、表务、调度管理与漏损控制等数据互通、平台共享。
建章立制,完善常态化管理制度。
总而言之,最核心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项,即“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其他几项其实都是一些辅助性措施。除了具体的管网改造,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智能化+建立管理制度”,为以后的常态化管理铺平道路。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是:
到2025年,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供水管网基本健全,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全覆盖,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供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
这里设立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描述性目标,一个是数字目标。总之就是管网健全、精细化管理、形成模式,漏损率要控制在7-8%以内。
此外,对于纳入试点的城市,地方政府还要保障经费,按照项目储备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有关要求,将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也将对项目予以适当支持。
2 管网治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总体来看,《通知》字数不多,内容也比较精炼,只是规定了试点工作的一些要领。
不过,这份文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意味着管网治理工作在经历了高层喊话、规划出台之后,终于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关于管网治理,其实之前高层、各部委都已经多次表态,并且出台过一些政策文件了,但一直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比如,生态环境部就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要重视管网问题。
2020年1月17日,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就表示:
管网的问题很大,城市污水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很低,有的地方不处理都接近一级A的水平了,显然管网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到了2021年3月30日,张波再次出席环境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又再次表示:
城市污水管网质量不高,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特别低,几乎不加处理就快接近达标了,处理的相当一部分水不是污水而是地下水、雨水。
同时,在国家政策层面,有关管网的政策也是层出不穷。
早在2019年,住建部、环境部、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其中就强调,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其中也要求:
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
此外,生态环境部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也多次通报过管网问题,显示出对此类问题的高度重视。
比如,在吉林,督察组表示,该省“管网建设改造严重滞后”,“十三五”时期,9个市州有7个未完成新建污水管网任务,吉林、辽源、白山3市仅完成10%左右,合流制管网改造任务也推进滞后。
在湖北,督察组也发现,湖北省污水管网历史欠账较多,管网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突出。
在四川,督察组指出,全省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4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之,政府方面已经多次发出信号,表态要重视管网治理工作,相关的规划、政策也是层出不穷。
但是,总的来说,之前其实还是一直处于政策“酝酿”阶段,具体的实施行动一直还是没有开展。
这一次,试点工作终于启动,意味着管网治理终于从政策酝酿阶段,正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一个新的治理领域终于正式启动了!
3 参与试点有助于抢占“先发优势”
对于这一轮试点工作,管道企业还是应该积极参与的。
大家知道,试点工作往往是大规模开展工作的前奏,能够参与试点工作,有助于企业摸索经验,拿到标杆项目,树立行业领先地位。
比如“无废城市”建设,“十三五”时期是在“11+5”个城市试点,到了“十四五”就变成了要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推进。有条件的省份,甚至还要“全域”进行推进。
这样一来,“十三五”时期参与过试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那些企业,就有机会把他们的经验,复制到更多的地方去。而这也给相关的企业带来很多商业机会。
所以,能够参与前期的试点工作,对于企业来讲更多的是抢占制高点,拿到标杆项目,到了后期项目大面积涌现时,就能凭借前期的经验而领先同行半个身位了。
因此,如果有机会参与到“十四五”时期的管网漏损治理试点,等到未来“十五五”真正开始大规模治理管网问题时,这些参与过试点的企业相比同行就能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
原标题:管道行业重大利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