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产业基础、人口结构、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环保工作上的城乡差异一直存在。
关于这一问题,早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相关委员就曾进行过深入研究。近期,生态环境部召开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会议也提到,京津冀及周边共有10个县(区)出现了污染高发多发情况,集中在工业园区。
研究发现,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中“重城轻乡”的倾向仍存在。相较于城市地区日益成熟的大气监测网络及管理手段,乡镇层面的空气质量管理步伐却迟迟没有跟上,有部分地区甚至还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
当然,这背后也有资金投入的原因。《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全国污治理设施直接投资总额为7377.8亿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占其中的48.5%,另外部分投入了老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保投资。
而且,乡镇地区传统产业体量庞大,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想要持续深入地推进并不容易。对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受传统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影响带来的空气污染,乡镇有关单位的属地管理责任也较难落实。
因此,为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整体目标,需尽快明确乡镇排污管理权限归属,把治理机制、政策、资金和手段向乡镇延伸,解决好基层空气污染难题,坚定走好大气污染防治城乡同步求效之路。
政策上,顶层设计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另外,“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还被《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列入“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要求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加快可再生能源应用,提升电气化水平等。要知道,农村地区的烧煤、秸秆等取暖的方式,正是导致其秋冬季大气污染高发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受自身性质影响,大气污染防工作的边界并不明晰。因此,推进城乡协同防治才是确保“十四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现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的必经之路。只有乡镇、基层的污染问题彻底改观,大气污染防治才能进一步走稳走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