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化工学会分子辨识分离工程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邵路带领课题组经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新方法制备出来的气体分离膜,可以实现高效碳捕集,这一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近些年,随着“双碳”相关政策的出台及推广,碳减排的理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企业纷纷响应,积极推进电代煤、气代煤等能源替代工作,以求从源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不过,通往碳减排的并不只有这一条道路,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是另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研究,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近零排放或者碳中和,CCUS要承担15%-30%的二氧化碳处理任务,每年的碳捕捉量至少达到10亿吨。但目前,CCUS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进展一直较缓慢,截至2021年,也仅有20个左右的CCUS设施在运营,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虽然无法挑起碳减排的大梁,但大力发展CCUS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国内对于CCUS技术普遍持有的态度。
一方面,要想在2060年达成碳中和,我国每年的净减排要达到4.23亿吨至6.96亿吨,而在清洁能源替代、植树造林固碳之后,CCUS便是第三个选项。另一方面,即使清洁能源替代方案可行,工业生产过程实现完全零碳排放还是很困难的,而植树造林则还要考虑土地等条件,因此在种种现实因素制约下,CCUS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现阶段,在国家大力支持下,CCUS相关理论研究、技术路线都在逐步完善。碳捕集上,能耗和成本过高是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石油正组织推动300万吨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将为该技术能耗降低寻求新的出路。碳利用上,“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关键技术研究”、“CO2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等扶持项目先行,未来的重点投入方向已经基本明确。
近期,生态环境部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将持续完善绿色财税和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开展碳捕集与封存项目的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另外,碳交易市场也为CCUS创造了发挥空间,有相关项目的企业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来获得额外的资金,借以反哺技术不断升级换代。
业界认为,随着CCUS技术的应用规模不断拓展,其成本瓶颈有望得到突破,经济可行性将会得到提升。而且“双碳”目标实现的时间跨度很大,CCUS作为碳中和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已是具有确定的、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