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年度盘点|2021年多种类仪器仪表迎利好

来源:仪表网2021/12/27 9:22:05265
导读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多个“十四五”相关规划印发,当然也少不了仪器仪表行业,在2021年多种类仪器仪表迎利好,今天,仪表网就给大家来盘点下,都有哪方面!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多个“十四五”相关规划印发,当然也少不了仪器仪表行业,在2021年多种类仪器仪表迎利好,今天,仪表网就给大家来盘点下,都有哪方面!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显微镜、流量仪表及温度仪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多个“十四五”相关规划印发,当然也少不了仪器仪表行业,在2021年多种类仪器仪表迎利好,今天,仪表网就给大家来盘点下,都有哪方面!
 
  一是:电工仪器仪表
 
  相关机构预测“十四五”期间智能变电站将新建7411座,在运改造39座,发展前景可期,其相关设备电工仪器仪表也迎来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变电站光伏年装机量将达到5000MW,累计装机量为28500MW,每年需专用电工仪器仪表84万台,累计市场容量将达到3426万台,届时电工仪器仪表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市场发展推动下,电工仪器仪表的需求不断增多,电工仪器仪表的产量不断增长。
 
  智能变电站可根据其电能的生产、变压、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安全、优质、可靠以及经济运行的要求可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其中,电气一次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生产过程的高压电气设备;可分为能量转换设备、开关设备、载流导体、互感器、电抗器和避雷器等电工仪器仪表设备,智能变电站建设下,电工仪器仪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二是:水务仪器仪表
 
  智慧水务近几年已经成为水务行业发展的热点,各路资金、技术、人才等早已开始向这个行业流动,北控水务、首创水务、粤海水务、深圳水务等水务集团在近几年持续布局,利用智慧水务技术提升水务业务的竞争力。
 
  智慧水务的发展,离不开水务仪表,其是通过数采仪、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及水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作为智慧水务建设的基本,人们所需要的物联网压力表、水表、数采仪等仪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作为智慧水务相关系统的基础建设,需求量较大。
 
  此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要求,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当前城市黑臭水体存量市场规模仍有 300 多亿元,且黑臭反弹现象明显,农村黑臭治理尚未开启,全国治理市场空间仍是千亿级别。在“十四五”相关建议下,水务相关仪器仪表都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
 
  三是:土壤监测仪器仪表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事关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因此,今年相关文件发布,给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其少不了土壤监测仪器仪表的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由各类监测仪器仪表组成,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为土壤质量的监测和科研或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土壤参数。根据全国土壤详查实验室要求,承担土壤详查的实验室要具备一定数量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微波消解仪、索氏提取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作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质量评估的基础,土壤监测必然提速。可以说,土壤监测是贯穿至土壤污染防治始终的。在初期基础性工作中,土壤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地块分布调查需要监测先行,从而摸清“家底”;因此,耕地土壤质量亟待全面“体检”,给土壤监测仪器仪表带来的机遇不可小觑。
 
  四是:通信测试仪器仪表
 
  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将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列为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演进和产业推进工程,提出要构建6G愿景、典型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系,鼓励企业深入开展6G潜在技术研究,形成一批 6G核心研究成果。
 
  在6G技术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标准制定,或是在研发生产,还是在规模制造,都高度依赖通信测试仪器仪表的及时就位,特别是在标准制定落地环节,通信测试仪器仪表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信号发生器可以测量所需的信号;信号分析仪器可以观测、分析和记录各种电信号的变化;电子元器件测试仪器可以测量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电参数;电波特性测试仪器可以测量电波传播、干扰强度等参量;网络特性测试仪器可以测量电气网络的频率特性、阻抗特性、功率特性等。
 
  通信测试仪器仪表是通信测试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渗透于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前景可期。
 
  五是: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信息采集、传送、显示、记录和控制执行,被誉为“工业信息机器”和“工业I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财务,当前,我国持续推进新基建,工业自动化仪表传统下游领域冶金、建材、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同时,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及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等趋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物联相关技术的提升和业务的发展,从而为智能化、物联网相关自动化仪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是:检测检验仪器仪表
 
  检验检测是指在实验室或现场利用专业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程序,运用专业技术方法对各种产品或物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鉴定等的活动。
 
  当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
 
  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对检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行业乱象的解决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将促使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七是:气体检测仪器仪表
 
  气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众多工业过程的原料以及产物。只要对气体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浓度有检测和控制需求,就需要气体检测仪器仪表,作为仪器仪表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领域广泛,其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航天航空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
 
  从1949年开始至今,我国经历了工业气体行业的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此外,工业气体在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中,通常被划为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关检测不可少,从而带动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需求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国家对安全及环保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气体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而随着工业气体进入高速发展期,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发展前景可期。
 
  八是: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今年,双碳目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节能减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面对着能源日趋紧张的当今社会,节能减排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都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在节能减排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凸显,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稳步落实,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着不断的帮助。
 
  实施节能减排,就要建立健耗在线监测系统和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实现实时监测,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另外,国家对全国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消减,以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污染大户要逐步安装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是节能减排不可少的一个环境,这对我国仪表企业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机遇,需要牢牢把握时机,提升仪表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占据仪表市场高地。
 
  仪器仪表未来可期
 
  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一路高歌猛进。
 
  自2011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呈递增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数量为4906个,比2019年增加455个。
 
  不难看出,今年以来,相关政策的发布在利好仪器仪表的发展,除此之外,北交所宣布设立、仪器仪表企业研发费用再迎税收优惠等都在加码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上述就是仪表网为大家盘点的各个不多种类仪器仪表的迎来的机遇,如果你有不同的欢迎留言探讨哦!
 
  原标题:年度盘点 | 2021年多种类仪器仪表迎利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