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喜迎丰收,随着又一年秋分的到来,我国迎来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田间地头、广场街头,人们忙碌收获的身影与共同庆祝的欢声此起彼伏,呈现出四海欢庆的热闹和生动。而在一切的背后,无人机凭借着强劲身手和巨大价值,也受到关注,成功出圈。
众所周知,秋分意味着丰收临近。在此情况下,如果单靠人力,效率和质量都不高,成本还不低,因此需要无人机的广泛助力。通过无人机精准计算出农作物产量,再科学规划收获路径,最后结合机器人、自动化农机等协同作业,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完成收割工作。
而在收获之后,销售便是农户们下一步关心的重点,这同样离不开无人机的出力。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农作物运输渠道之中,满足农作物安全、快捷、高效的运输需求,从而配合农产品销售。此外,无人机还能应用于农产品直播,帮助农户开拓出更加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当然,农业大丰收,庆祝活动必不可少,无人机也在农业庆祝方面作用显著。当前商业表演无人机十分火热,通过无人机表演,农户们既进一步拉近了与无人机间的距离,同时也感受到了农业丰收的热烈氛围。在农业丰收方面,无人机的助力和催化作用可谓无与伦比。
基于此,农业丰收的从容开展、农业丰收的热烈庆祝,都离不开无人机的助力和催化。无人机作为秋收实际的践行者和参与者,确实值得关注。不过,无人机助力丰收虽然有一手,但当前由于无人机发展还不够成熟,其应用过程中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破除。
比如我国耕地较为分散,农业规模化程度太低。一般来说,无人机进行大面积农业作业更具效率、价值优势,但我国现实农户以散户为主,且土地较分散,无法让无人机发挥出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因此应用受限严重,这导致无人机没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价值。
又如农户对无人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无人机作为一种是新事物,对于农户来说是陌生的存在。他们对于新事物习惯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尤其一旦这个新事物在应用中还出现问题,态度更是会急转直下。所以,无人机走进农户心里比较困难。
此外,包括行业人才配套还无法跟上、相关技术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无人机的商用模式不成熟、售后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都对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落地发展造成了困难。鉴于此,未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应用想要潜力变现,还需要不断突破上述挑战。
原标题:农民喜迎丰收,秋分时节看无人机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