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以下称《海安法》)已正式施行,此次新修订的 《海安法》,新增8项法律制度,充实完善6项法律制度,健全并完善了与海上运输新形势相适应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海运事业实现安全发展。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量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海运在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促进世界经贸发展,维护国家海外权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大因素,助推航运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政策支持,中国航运业发展迅速,除了利好政策的推动,还受益于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渗透。
1、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北斗导航、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大力应用,推进智慧航道建设,实现航道、港口、船舶等实时动态监管,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2、应急求援体系逐步健全。优化危险货物码头及相关设施布局,强化港口区域安全风险管控。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制机制,配备完善辅助设施,实现重点水域安全监管与应急搜救全覆盖。
3、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加强。加强重点区域联防联控,以智能化感知预警设施、无人机巡航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建设比较完备的支持保障系统。
科技加码,海上交通管理更安全
航运的最大痛点是安全问题,船舶一旦遇险,就面临着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面对复杂的海洋水域情况,北斗导航、5G、物联网、区块链等科技的应用在船舶航行中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不仅提高了航行效率,还能更好的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北斗导航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船舶定位、船舶监管和信息交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的不断完善,将在船舶定位导航、船载导航终端网络通信、信息集成、航线优化、避碰辅助、海图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5G
基于5G+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融合应用云计算、边缘计算、船岸协同等新兴技术,为探索提升航道养护、监管服务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手段,确保航运安全,助力加快建设航运强国。
人工智能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优化,结合雷达、监控、自动识别系统等多方面的数据,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防止潜在的碰撞,同时也充分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物联网
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物器等物联网前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物流行业的各个主要作业环节实现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有助于提升船舶航行的安全监控水平,降低船舶管理和运营成本。
无人机
无人机具有受海况影响小、视野开阔的优势,能迅速搜寻目标,引导、指挥救助船舶参加救助,并可直接救助,使救生成功率大大提高。
结语:海上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增强航运安全,减少海上交通事故,历来是航运领域关注的重中之重。除了立法,还需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才能更好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与畅通。
原标题:科技加码海上安全 赋能航运强国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