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称《行动方案》),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
——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在主要任务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夯实行业标准化安全质量基础;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等六项任务。
其中,在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方面,分行业开展原材料工业标准体系评估,推进现有标准体系优化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要,以优化存量标准为目标,废止一批已被替代、产品或技术已被淘汰、标准实施效果差,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不再适用的标准;整合一批标准化对象相似、标准颗粒度过细过小、标准技术内容交叉重复或标准分类尺度不一的标准;修订一批适用范围不能覆盖新材料产品、绿色低碳等新工艺、数字化转型等新技术以及技术内容不适应市场需求,与上下游标准不配套的标准;制定一批符合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等最新产业政策要求、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合理布局材料交叉领域标准制定,建立完善新材料标准体系,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系统性、协同性。
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方面,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数据安全和装备智能化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原材料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原材料工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制修订。面向采选、冶炼、加工、管网优化、窑炉控制等典型场景,加快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细分行业应用标准研制。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
在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方面,围绕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突出应用场景和产业研发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关键标准研制实施。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跨行业应用,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重点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坚持应用牵引,围绕生物医药、船舶及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成关键战略材料标准。聚焦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条件下制定标准技术响应速度快、标准研制效率高等优势,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
在保障措施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衔接和工作协同,充分发挥各行业标准化初审机构、各相关标委会在体系维护、标准研制和宣贯实施等环节的作用。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协作体系,研究建立新材料标准化统筹机制,及时解决标准制修订和实施中的问题。有关行业协会、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重点企业等要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各项任务实施落地。
(二)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对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支持,推动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质量安全等领域标准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鼓励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化相关经费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标准化领域汇聚。
(三)强化人才建设。提升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标准、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完善原材料工业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面向重点行业开展专题培训。鼓励标准化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原材料领域标准化高端人才。支持企业将标准化人才纳入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范围,优化标准化人才梯队。建立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专家库,强化对标准化工作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