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国内低空经济蓄势待发:政策红利与产业创新并进

来源:智慧城市网2024/11/20 14:09:3617
导读
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下,各地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全国有20余个省(区、市)、100余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一个更加“具象化”的低空经济政策支撑框架正在构建。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加速低空经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一众产业龙头竞相入局,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5万亿元。
 
  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从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视为新增长引擎。
 
  同年10月,国家相关部委筹划成立低空经济专管司局。11月,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一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则从飞行管理、空域资源利用等方面,为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国家政策持续发力下,各地纷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全国有20余个省(区、市)、100余个城市发布了相关政策,一个更加“具象化”的低空经济政策支撑框架正在构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低空经济政策及产业发展都有何亮点?
 
  1. 上海市——多点开花、协同发展
 
  上海作为民用航空产业的“第一城”,其低空经济产业增速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根据《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上海计划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并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该方案还明确了领军企业培育、关键配套供给、软硬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旨在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
 
  目前来看,上海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环节。低空飞行器的主要布局区域在金山区,该区积极推进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无人机产业生态圈。同时,闵行区、临港新片区、青浦区等地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形成了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融资热度也在逐年升高。2024年以来,上海市低空经济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实际应用来看,上海低空经济产业主要涵盖减灾防灾、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监测、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个领域。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嘉定区无人机制造基地和低空飞行管理大数据中心等一批示范醒目的实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北京市——覆盖京津冀、辐射全国
 
  北京市的《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则提出,要持续加强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引领,巩固低空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构建监管及运行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北京还计划通过三年时间,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低空安全、应用需求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
 
  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北京市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用飞机等低空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北京市还在积极推动低空智联网、垂直起降场、低空安全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中游的低空航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上游原材料、零部件、航空航天系统等供应商,下游应用领域低空物流、低空巡检、低空拍摄、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场景的企业都有。
 
  北京市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建设创新平台和攻克关键技术。同时,还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低空经济领域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制定,加快团体标准制定,不断提高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制修订的参与度。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积极推动飞行控制、监管、服务等智慧化平台及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链接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建设城市低空高精度空域数字底图,划设低空目视航图,服务保障低空飞行应用。
 
  3. 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
 
  广东省在推动低空经济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根据《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广东计划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无人感知产业体系。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广东省在低空经济领域是产业链上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有1600多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珠海、东莞和佛山等城市。这些企业涵盖了无人机、飞行汽车、低空通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广东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比重达95%,占全球比重达7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比重、全球比重分别为54%、40%。此外,广东还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小鹏汇天在广州黄埔启动了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广东还通过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需求清单等方式,拉动有效需求,促进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落地应用、迭代升级。
 
  4. 江苏省——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总保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江苏省也是较早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省份之一,早期先从临空经济、无人机、民用航空器出发,先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为低空经济提供设备支持;十四五期间,通过各市的政策鼓励以及支持,江苏省低空经济已初具雏形,以南京为首的地区开始展开城市低空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及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2024年8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运转高效,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全国领先。
 
  目前,江苏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已经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环节。还积极打造了一批产业发展载体,如:南京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徐州临空新城、苏州工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同时在高校及科研资源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以及中国电科14所、28所等都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究。
 
  目前,江苏省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总保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在植保、投饲、运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5.浙江省——通用航空器&无人机制造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例如,2024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此外,浙江省财政厅还印发了《关于支持构建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若干财政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并遴选低空产业“先导区”和低空经济“先飞区”,省级财政给予激励支持。
 
  浙江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通用航空器制造是重要的一环,无人机制造则是另一亮点。在运营服务方面则涵盖了交通、公安、应急、医疗、农业、水利、海事、电力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浙江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积极开展低空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30日,浙江低空经济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超1600家。而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飞行器制导、物流无人机配送、低空防御、激光雷达及探测器芯片、高精密谐波减速器等方向获得了较大的资金支持。
 
  6. 安徽省——植保&城市空中交通
 
  安徽省相继发布了《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安徽省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明确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此外,还划设了54个低空试点空域,开辟了43条低空航线,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
 
  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领域,中游低空经济装备制造领域,以及下游低空应用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安徽还建设了包括通用机场、起降场地、能源补给等地面保障设施。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包括无人机送餐、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
 
  据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数据,2023年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450亿元,占全国的10%,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家左右;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240家左右。
 
  7. 山东省——济南、青岛为核心引领 其它地市多点支撑
 
  《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到2027年,山东省将致力于提升低空飞行综合保障水平,打造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多个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同时,将建成一批通用机场和数字化低空航空器起降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此外,还将拓展丰富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实现低空产业高端化跃升,使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此外还提供了包括加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优化低空经济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支持措施。
 
  目前来看,山东低空经济产业集中在低空航空器制造和无人机制造领域,在通用航空器材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无人机技术、产品性能、应用场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拓展。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植保作业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旅游业领域,空中游览等新型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预计未来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配送等新型服务需求将更加旺盛。
 
  
 
  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303亿元,拥有各类通用飞机232架,经营性无人机企业1409家,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17家,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市场潜力。预计到2027年,山东省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济南、青岛市两核引领,东营、烟台、潍坊、日照、滨州、临沂等市多点支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格局。
 
  8. 四川省——无人机及通航产业聚集地初具规模
 
  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十四五”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自贡、绵阳等地也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以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低空经济制造业产业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200亿元。无人机及通航产业在四川省内形成了集聚效应,以成都、自贡、绵阳等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地已初具规模。在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兴交通工具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四川省低空经济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技术、低空交通管理系统等。并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包括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维修培训、航空服务保障等多个环节。
 
  9. 湖南省——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
 
  湖南省利用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发展壮大低空经济。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申报全国第三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加快中通货运航空等产业项目建设。
 
  湖南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核心零部件制造,以及下游的各类应用场景。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形成了株洲航空城等一批航空科研生产园区和通航产业园区。
 
  此外还建成多个通用机场,包括4个A类跑道型通用机场和14个B类通用机场。规划了7000余个临时起降点,构建了应急、医疗等航空救援体系。为低空观光旅游、空中通勤、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场景应用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已推出了多条低空飞行航线,如空中10公里“老长沙核心地标”航线、空中25公里“新老城区‘湘’辉映”航线等低空文旅精品航线。
 
  10. 江西省——双轮驱动、多点支撑
 
  江西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洪都航空等航空制造龙头企业,具备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研发生产能力,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这两种飞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已经经历了改革试点的“起步开局”“全面推进”“优化完善”三个阶段,低空空域资源进一步释放,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建成了通航制造、通航运营等一批产业基地,形成了现代直升机、通航飞机等产业集群,构建了“双轮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格局。
 
  江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江西省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024年航空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作要点》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未来将继续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江西正加快通用机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低空飞行保障能力。企业中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创新力的低空经济企业,在低空旅游、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物流配送等领域展开应用
 
  11. 河南省——差异化发展低空经济
 
  河南省根据地方特色,重点打造上街、中牟、登封、新郑、金水、郑东新区等若干低空经济特色园区,旨在形成差异化发展的低空经济业态。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政策措施,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
 
  河南省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汇聚创新要素,聚焦低空产业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软件开发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具有明显优势,与航天航空、通用航空等产业链高度关联。特别是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河南省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截至2024年5月,河南省以4079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活力。
 
  如今,河南省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包括交通出行、物流运输、农业植保、文旅观光、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安阳建成全国首个5G泛在低空飞行测试基地,无人机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在郑东区通过项目落地、场景创新、企业引进等方式,不断提升低空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以上对11个省市低空经济产业政策及发展状况的小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些特点。
 
  政策支持明显:随着国家发展低空经济战略的实施,各省市也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政策的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
 
  地区优势占先机:在以上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省市中,不难发现,一些有航空、航天基础的地区在一定层度上占有先机,比如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东南大学等高效以及电科所在航天技术的研究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江西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也成为了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还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内的一线城市,在经济产业上的优势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区域协同发展:各地在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时,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如上海市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形成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北京则以京津冀为发展圈,辐射全国;广东省以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
 
  产业链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各省市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基本都有上中下游企业为完整产业链提供支持。
 
  应用场景丰富:低空经济产业在减灾防灾、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监测、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农业植保&文旅观光应用较多,而文旅观光&物流运输领域未来比较看好。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要发展低空经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上海、北京、江苏、江西等地都在加快起降平台、航空器充电实施、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动低空飞行控制、监管、服务等智慧化平台及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提升低空飞行保障能力。
 
  投融资热度升高: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融资热度逐年升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家战略与政策的引导之下,投资客对低空经济的未来也比较看好。
 
  创新企业涌现: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在无人机、eVTOL等低空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未来,低空经济将呈现出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产业价值重心逐步后移、应用场景加速拓展的发展趋势。随着前期政策的持续推动,接下来各地将迎来政策红利密集兑现期。同时,低空经济的价值重心预计将转向“低空运营”,形成“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模式。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