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从资本寒冬到疯狂牛市,看未来二十年投资机遇,液流电池彰显潜力特质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周周2024/10/8 11:07:2366
导读
CFE2024第三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山东)即将于10月14-15日在山东·济南中海凯骊酒店盛大召开。
  如果把时间拉回至九月下旬前,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来说经济大环境更像是资本寒冬,行业出清加剧,股权投资市场面临重塑,在投资方向、资金来源、产业选择、资产配置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无一不感叹:今年的募资太难了!
 
  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市场风云突变!短短几天时间,港股、A股惊天大逆转,全民甚至全球资金纷至沓来,踩踏式买入,踏空式抢跑!港股飙升5700多点,A股5天时间大涨600多点!国庆期间广州、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看房量、成交量飙升!在政策底和市场底双重共振下,股市、楼市迎来史诗级别疯狂暴涨,消费、旅游、文娱、家电、新能源车等喜迎金九银十。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短短45周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房地产、基建、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我们近期疯狂的股市,并不是长久之计,那么我们未来二十年,如果要投资,有哪些行业是趋势和方向相对比较明确,哪些行业可能会像过去20年房地产那样爆发式增长呢?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可见“风口”多么重要。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几个行业或许还具备巨大的盈利潜力和发展空间:
 
  1、健康与医疗科技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健康与医疗科技行业将持续繁荣。从基因检测到远程医疗,从智能医疗设备到健康管理服务,该领域将涌现出众多创业机会。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对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宠物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情感需求的转变,宠物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从宠物美容、宠物训练到宠物医疗,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个性化、高品质服务的宠物服务机构,更有望在这个市场中脱颖而出。
 
  3、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将在未来20年内持续成为创业和投资的热点。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个性化教育到精准医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领域的创业机会包括开发智能产品、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搭建人工智能平台等。而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军工甚至国家安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4、新能源、储能与环保产业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新能源与清洁技术行业将持续繁荣。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特别是大规模、高安全、长时储能行业的发展将对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此外,环保技术和产品也将受到更多关注。创业机会包括研发新能源技术、生产环保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等。这一领域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还能为创业者带来巨大的商机。
 
  长时储能技术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行业脱碳的核心,比尔·盖茨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投资了美国铁基液流ESS公司。报告显示,到2040年,长时储能有可能在全球部署1.5至2.5太瓦的装机容量,是当前部署的总储能容量的8到15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1.5万亿至3万亿美元的累计投资。一位投资人曾经说过:“站在新能源革命的转折点上,如果你错过了锂电池,错过了光伏,那么以液流电池为代表的长时储能将是最后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液流电池因其本征安全、环境友好、应用场景广泛,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而备受瞩目。在过去的三年,国内储能行业迅速崛起,推动了锂电池、液流电池等储能企业的估值不断攀升,但锂电储能安全性隐忧如达摩克利斯之剑,9月29日,全球最大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Z 基地着火,更是将锂电储能的安全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图源:中国新能源网


  在“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下,要把太阳能、风能的发电占比提升到70%以上,才能满足双碳的可能性。根据半量化的研究,就是电网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和所需要的储能时长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目标下,我们需要的储能时长是在10小时的区间。现在诸多两小时的储能时长肯定不满足双碳的需求。9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一个主题报告中提到,“双碳”战略下,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大概要由目前的20%左右会占到80-90%,新能源和储能的需求和市场空间足够大,特别是储能,或许仅仅只是开始。此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电动化、智能化、短视频直播等高速发展,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政策也将推动新能源、储能和电力的发展。
 
  赵天寿院士提到,长时储能技术是要求能量载体可流动的。比如抽水蓄能,有两个特点:一是能量载体可以流动,二是功率和时长是解耦的,只有这样适配长时储能的发展需要。现在电化学储能以锂电为主,它的能量载体不可流动,所以功率和容量是强关联的,而液流电池就是电化学体系中满足这个要求,能适应长时储能需求的一项技术。在长时储能领域,钒电池储能因其建设周期短、与风光装机增速适配性强、应用场景丰富、时间尺度广、经济性优势逐渐显现等特点,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钒电池储能建设周期约为0.5年,与其他长时储能路线相比,如抽蓄(7~10年)、压缩空气(1.5年)、熔融盐储热(1.5~2.5年)、氢储能(2年)等,钒电池的建设周期明显更短。此外,钒电池可灵活应用于源网荷各侧,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时间尺度更广,既可用于平抑电力系统短时波动,又可用于平衡电量的长期供需错配;储能电站的LCOE约0.75~0.86元/KWh,仅次于抽蓄及压缩空气储能,显示出其经济性优势。综上所述,长时储能行业,特别是钒电池储能技术,因其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被认为是未来20年值得投资的行业。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和电力行业的脱碳目标,长时储能技术的投资前景广阔。
 
  中国化学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液流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液流电池生产商积极推进液流电池扩产计划,2023年国内签约、在建、投运液流电池生产线已超30条,涉及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总产能达6GW/年,预计2025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有望跃升至30GW/年。预计2025年中国液流电池储能累计装机量占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的比例将达到1.1%,到2030年和2035年该比例将提高到约2.2%和3.0%。
 
  目前,我国液流电池储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已逐步从探索培育期迈向发展推进期。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已有超过95%的环节实现国产化,全链条国产化程度的提高为未来进一步降本增效创造了可能。融科储能、北京普能等部分项目已历经十多年验证;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也已成功运行2年多;2024年8月,伟力得承建中核汇能中帛源50MW/200MWh全国电网侧商业化运营容量最大全钒液流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中石油、中石化、中能建、华电、华能、新华水电、新兴铸管、海螺水泥等纷纷入局液流电池行业。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全景(图源:中国新能源网
 
  放眼全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并不太多,处于商业化初级阶段,相对成熟、产业链雏形已成、全球领先者更是凤毛麟角,而液流电池便是稀缺的标的之一。投资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正当时!CFE2024第三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山东)即将于10月14-15日在山东·济南中海凯骊酒店盛大召开,行业顶级专家、精英领衔,40多家头部企业悉数亮相,150+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聚首,两天时间,助您快速、全方位、深度洞悉液流电池行业。
 
  中国的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全球领先,中国的电力、电网十足发达且完善,具备一切的基础和积淀,可以为全球提供全产业链服务,随着石化能源的不断减少,未来的能源货币将逐步由石油转化为新能源和电力,人民币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国际货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价值投资本质是建立在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投资中国,投国运,最重要的一个支柱就是坚信国家明天更美好,而投资者就是通过投资于国家的优秀企业推动经济,促进民众富足,用真金白银爱护自己的国家。
 
附1:
 
国电龙源卧牛石风场储能项目5MW/10MWh
 
  2012年12月,当时全国首个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国电龙源卧牛石风场5MW/10MWh储能项目并网运行。目前该储能电站已安全稳定运行11年,充分体现钒电池高安全长寿命的特点。
 


图源:中国新能源网

  
附2:
 
项目名称:北京普能-国家电网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项目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项目运营时间:2013年至今
 

 图源:中国新能源网

  
  相关阅读:【首版议程发布】全国液流旗舰盛会—CFE2024第三届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大会10月济南召开
 
  本文系中国新能源网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