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近30项技术规范加持,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7/31 8:44:4242
导读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扭住“双源”为重点,大力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2023年,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77.8%。
  7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赵世新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扭住“双源”为重点,大力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2023年达到77.8%。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推动地下水质量稳中向好。
 
  问答实录:
 
  ​​中国青年报记者:如刚才赵司长所介绍的,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和战略资源,请问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如何?后续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改善地下水水质,谢谢。
 
  赵世新:感谢您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关注。
 
  2022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全球一半的居民生活用水、四分之一的农业灌溉用水来源于地下水。我国北方地区的相应比例更高。
 
  地下水保护关乎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确保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扭住“双源”为重点,大力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夯实基础,建体系。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重点单位名录等制度,出台近30项技术规范,推进21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染防治管理模式。
 
  二是强化预防,控源头。确定18000余家土壤、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强化污染隐患排查等义务落实;实施124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管道化、密闭化改造,污水管线架空建设和改造等,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在此,呼吁有关企业,可以结合以旧换新,实施绿色化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渗漏、扬散污染环境的风险隐患。这样投入最少、成效最好。
 
  三是调查评估,推管控。完成重点化工园区、垃圾填埋场、危废处置场等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动地方针对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序开展管控修复。例如,贵州省凯里龙洞泉,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阻隔+应急管控”治理思路,水质实现了根本性改善,解决了附近2000余人的饮水问题。
 
  四是划定重点,保水源。指导203个地市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指导地方对300余个存在风险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开展综合整治、风险防范。强化水量大、水质好的地下水源保护。
 
  五是先行先试,明路径。推进48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比选形成一批适用技术。部署实施12个在产企业和12个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探索适宜的管控修复技术体系。
 
  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2023年达到77.8%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下一步,我部将持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推动地下水质量稳中向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