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的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也有了不少“新”元素。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物联网技术被深度应用,目前已有市政井、企事业单位雨污水井、水质在线监测站以及防汛泵站等500多套设备接入物联平台,实现智慧监管。
正值汛期,强降雨天气频繁。在武高新某企业门口,一口被接入物联平台的雨水井发挥着大效益。井内增加了监控设施,也增设了闸门、水泵等设备的控制系统。强降雨来临前,若井内存有应急事故水,则可通过平台远程调度,提前将事故水抽送至污水管道,送往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同时,15分钟以内的初期雨水含有有机物、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的可能性较高,被收集到井内达到一定液位后,会由水泵自动打入企业污水管网,输送至工业污水处理厂,避免了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雨水直接就近入河或进入雨水市政管网后入河,污染物未能得到处理的现象。
以传统方式排查企业雨污水管网,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打开企业的雨水井、污水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看不到井内的状况。如今在企业的雨水口、污水口做了可视化物联井,实现了“三可”功能:可看、可控、可追溯。
可视化物联井的背后,是一座基于物联网、大数据、远程控制及远程监控技术而开发的水环境物联控制平台。大屏幕上,每个接入平台点位的实时水位、内部情况、打水记录、水质情况等实现一键调取,若有问题,便能及时发现处理,通过远程调度,提高了监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也为武进高新区建立起来的三级防控体系提供了更精准、更智慧的保障。
“如果企业一旦有事故水进入管网,会第一时间内控制在企业的应急功能井里面,这是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就是在市政雨水口下河的末端,也建了市政应急功能物联井,也能管控住,防止污染水下河。在河道上,则设置了拦水坝,进行第三道防控,防止污染水的进一步扩散。”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对物联平台的探索与运用,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内的河道水质逐渐向好。最新数据显示,园区内21条河道水质大部分稳定在四类水标准,并持续向好,其中,列入省河道名录的18条河道已尽数建成省级生态河道,为实现“太湖美”贡献支流支浜力量。
来源|武进区生态办 吴梦婷
编辑|李萍 乌恩奇达来
原标题:可看、可控、可追溯!常州武进三道防线守牢入太支流支浜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