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临泉县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以监测手段为“支撑点”,系统性诊断全县水生态环境,不断探索实践“治水、绿水、护水”模式,统筹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全县3个地表水市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
一是抓参与,聚合力。
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出发点,推动污染防治工作进集镇、进社区、进入寻常百姓家,动员全体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百姓话”讲“护水事”,全方位宣传水污染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鼓励群众围绕水污染防治积极建言献策41条。通过进课堂、开放水治污设施和案例展示等向学生们传递爱护生态环境理念,让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为注重宣传效果,挖掘治水典型案例2个,制作贴近群众的宣传产品10多种,多角度、全方位讲好全县水污染治理故事,切实提高水污染治理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
二是抓监测,溯源头。
面对水污染防治由干流治理为主支流治理为辅,逐渐转向“毛细协管”治理为主的变化,临泉县利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建立完善河流水质监测“一张网”,给各水系水质做“体检”,通过每月对54个断面人工取水监测和3处河流断面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相结合,实现动态预警,在大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掌握监测污染因子的现状,能够实时监测水体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及时捕捉污染物的排放动态,分析污染物的产生、迁移和转化过程,进而找出污染源头,理清支流至干流的水系,构建全县域水系治理“一张图”,为水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如在2023年6月份,针对界南河水质化学需氧量超标问题,临泉县利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数据,靶向锁定污染源,实现了流经临泉的界南河水质稳定达到优良率及以上。
三是抓制度,保落实。
为提升临泉县行政区域内泉河、流鞍河等9条主要河流水质,临泉县及时修订《临泉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取水监测断面由48个断面增加到54个断面,实现主要河流全覆盖,并通过每月对54个断面水质取水监测,进一步建立健全“月通报、年考评”制度,实行日常调度末位、绩效考评末位“双影响”机制,对河流沿线乡镇及部门形成倒逼机制,压实属地政府积极主动落实水污染防治责任,激励各乡镇积极在水污染综合整治中做到推进工作有新思路、破解难题有新招法,推动全县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实现以补促治、反哺治理的环境质量改善良性循环保障机制。2023年,乡镇(街道)获得生态补偿资金共207万元,赔付生态补偿资金164万元;2024年1月,实现近两年以来谷河地表水市级考核断面水质初次达到Ⅱ类指标。
原标题:临泉县多点发力抓落实,助推水生态改善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