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4/13 14:09:05102
导读
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1%,养活了世界34.7%的人口。然而,自上个世纪以来,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2019)》显示,绝大多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指标迅速下降,评估的动植物组别中平均约有25%的物种受到威胁,这意味着大约有100万种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根据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确立的20个“爱知目标”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没有1个目标“完全实现”,亟需进行转型变革。
 
  2021年10月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及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振了雄心,凝聚了共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展示了各缔约方对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政治承诺。该框架结合了雄心和务实的平衡,设定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到2030年转变人类社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框架的制定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将为未来直至2030年和更长时间内的工作提供指引。
 
  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1%,养活了世界34.7%的人口。其中,中亚和非洲是全球干旱区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不发达和欠发达人口的集中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环境改善是维持当地居民生计的重要途径。然而,自上个世纪以来,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亚干旱区过去30年里消失了11种鱼类、12种哺乳动物和26种鸟类,目前有155种陆地和淡水物种处于易危、濒危和极危状态。自1990年起,主要受人类农业活动的影响,咸海水体面积急剧萎缩,导致原来生存于咸海流域的物种有一半以上消失。另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报告称21%的中亚特有物种被认为是受威胁物种,其中11%被列为严重濒危物种。
 
  1.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特殊价值
 
  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区位,干旱区孕育了丰富而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加之独特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类生计和社会福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旱区的生物区系既古老又独特,在起源、组成和生态特征方面独具特色,是多种生物区系成分的交汇区。如中亚干旱区巨大隆升的山脉拥有中亚区域75%的维管植物,是全球3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干旱区特殊的气候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多样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类型,包括高山垫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类型,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荒漠化防治为核心)和保障人类生计和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区具有独特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特有属和特有种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至少有20000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中亚干旱区有维管植物161科1288属9341种,其中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共87科384属1010种,占维管植物总数的11%;脊椎动物900多种,无脊椎动物超过10万种,其中昆虫约占50%。非洲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以撒哈拉-萨赫勒地区为例,该区域共有维管植物2800余种,其中四分之一是特有种;陆生脊椎动物1147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79种,特有种高达125种。
 
  干旱区具有最为丰富的抗逆种质与基因资源。干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对干旱、盐碱、高温、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的逆境适应的物种,同时也拥有众多作物野生近缘种,典型的包括节节麦、巨叶麦、旱麦草属、新源假稻、油料作物亚麻、葱、蒜、韭蔬菜类的野生近缘种约322种;中亚山地分布有众多果树“祖先种”,主要包括新疆野苹果、野核桃、野杏、野樱桃等野生近缘种70种,是全球果木资源独一无二的天然基因库,是人类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源泉,更是全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此外,这些野生近缘种为培育适应气候变化和极端环境的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2.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面临诸多挑战与危机
 
  全球干旱区范围内的多数国家(特别是亚欧大陆内陆和非洲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是其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经济发展与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人类活动加剧加之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叠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前,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主要面临着以下挑战和危机:
 
  (1)人口增长、农业用地和城市化的快速扩张,造成水资源利用透支诱导的干旱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消失。最典型的实例是咸海危机,农田扩张和大量引水灌溉导致目前90%以上的湖面消失,咸海已蜕变成为阿拉尔库姆沙漠,湿地生物多样性几乎消失殆尽,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对生物资源的滥采滥挖和过度狩猎、捕捞等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行为,导致物种种群数量骤减、濒危甚至灭绝。如过去50年间,中亚准噶尔荒漠建群种梭梭种群减少60%;天山野果林新疆野苹果种群减少50%;在中亚地区不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中,药用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现有种群面积仅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20;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人类过度狩猎导致的普氏野马(Przewalski’s horse)野外灭绝,成为中亚地区现代物种丧失的重大事件。
 
  (3)大型工程建设与矿产能源开发造成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生境丧失,导致重要旗舰种种群数量锐减或物种消失。如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广大区域的里海虎(Caspian tiger),因人类森林砍伐和工程建设的强烈干扰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灭绝。
 
  (4)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导致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丧失、建群种数量骤减和一些物种濒临灭绝。如在亚欧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是导致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种群数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5)外来种入侵导致生态系统改变和物种种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相比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干旱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生物多样性受外来种入侵更为严重,如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外来入侵物种有165种,包括88种植物,57种动物,20种微生物,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仅在新疆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2.49亿元。
 
  (6)自然保护地建设政策法规缺失、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不系统、不全面。目前中亚五国各类保护地总计286个,仅占国土总面积的8%,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自然保护地占其国土面积的12%,并计划在2030年扩增到国土面积的30%。
 
  (7)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信息共享严重不足,阻碍跨国、跨境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中亚五国陆地面积为566万平方公里,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GBIF)收录的有关中亚的标本数据只占到其总数据的0.076%,不足中亚标本馆馆藏标本量的1.46%,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开展。
 
  3.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应对与应采取的行动
 
  2021年12月16日-17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共同主办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线上+线下)召开。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代表,与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南非、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美国、德国、波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200多位学者共同研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和应对,会议讨论通过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为提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对干旱区的关注,2022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将《宣言》提交至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在CBD支持下,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启动了《宣言》中提到的“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以此为标志,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联合国层面得到了认可和支持,并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COP15的主席国,也是落实“爱知目标”最具成效的国家之一,愿联合相关团体和组织,共同应对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危机,为建设干旱区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为此,特提出如下战略举措和行动计划倡议:
 
  3.1 战略应对包括:
 
  (1)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整个政府和社会的主流(mainstream),是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重要保障。
 
  (2)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并促进可持续利用。
 
  (3)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带来的惠益。
 
  (4)确保干旱生态系统在保护区计划中得到充分的支持。
 
  (5)制定法律法规,确保在开发或改变干旱土地生态系统之前进行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估,并防止种植非本土和潜在的入侵物种。
 
  (6)扩大资金渠道,加大中亚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合作投入。
 
  (7)通过参与式规划、知识管理和能力建设加强履约工作。
 
  3.2 应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
 
  (1)基于“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建立适合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为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提供国际化平台。
 
  (2)加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信息化工作,建立共享数据库,纳入国际主流信息库,以期达到全球共享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目的。
 
  (3)发展伙伴关系,解决非洲和亚洲之间干旱区物种贸易的不可持续利用问题。
 
  (4)帮助制定指导方针,防止不可持续的发展和干旱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向决策者和其他行动者提供教育,以了解对这些系统进行可持续管理的需要。
 
  (5)建立“干旱区生物种质资源保育与研究中心”,有效保育珍贵生物种质资源,并在遗传资源挖掘和抗逆新种质培育方面提供更多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产生的胁迫效应。
 
  (6)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注重跨区域、跨境合作保护,尤其是提高对入侵物种的监控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植物园建设和管理能力。
 
  (7)充分挖掘当地居民和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传统知识,促进社区(community)参与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的形成,将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机融合。
 
  (8)采取积极措施,联合政府机构、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力量,开展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尤其是对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产生积极影响。
 
  (9)有效利用遥感数据,探索将遥感信息与地面数据收集整合的新模式,实现干旱生态系统跨时空的更有效监测。
 
  (10)建立一个多元网络,以加强在干旱生态系统中制定有效指标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元明)
 
  供稿 |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编辑 | 宋祥
 
  原标题:专家解读 |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与任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