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46.66亿元!山东碳市场交易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3/30 14:08:0474
导读
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介绍,碳市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政策工具,目前已平稳运行了近3年。山东履约企业、履约配额均全国最多,履约任务最重,通过全省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
  3月28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扎实推进碳排放配额履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情况。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肖永涛介绍,碳市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政策工具,目前已平稳运行了近3年。山东履约企业、履约配额均全国最多,履约任务最重,通过全省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
 
  一、履约完成情况
 
  自2021年7月正式开市,全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年—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年—2022年。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年,山东所有企业均实现了“应履尽履”。2023年是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年,山东履约率为100%;共有225家发电企业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交易量7169.08万吨,交易额46.66亿元,参与交易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均为全国第一。
 
  山东一直坚持早准备、早发动,提前从思想、能力等方面做好履约工作的相关准备,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管理,“一企一策”制定履约方案,多措并举推动配额履约。一是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通过组织开展碳核查复核、省级数据质量监督帮扶等,对重点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技术帮扶。二是积极推动企业履约,组织开展培训动员,帮助企业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采取各类纾困解难措施,推动企业圆满完成履约任务。三是上下联动推进碳市场建设。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强化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规范碳市场行为,推进全国碳市场平稳发展。
 
  二、取得的成效
 
  从第一个履约周期到第二个履约周期,通过碳市场交易履约,推动一批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强度高的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提高了全省煤电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履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发电企业碳排放管理意识增强,碳排放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开展燃煤含碳量实际检测的比例达到了99%以上。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因碳资产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碳排放量核算值大、配额缺口多的问题目前基本解决。在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基准值加严,配额收紧的情况下,全省配额盈余企业由第一个周期的146家增加到186家,配额缺口企业由174家减少到128家,全省配额总体盈余,履约形势整体向好。
 
  二是机组整体能效水平不断提升。山东发电机大部分都是热电联产机组,数量占到96%以上,热电联产机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碳排放强度低,大多数企业配额有盈余。随着山东关停淘汰落后机组的力度加大,加上碳市场奖优罚劣的市场调节机制,有效推动了能效低、运行方式不合理等落后机组的关停退出,纳入配额管理的落后机组数量逐年减少,全省机组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和履约双赢。以某市发电企业为例,现有1台240蒸吨每小时和3台150蒸吨每小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2台15兆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经企业测算,通过余热利用节能技改和强化碳资产管理,循环流化床锅炉能效提高约3%,满负荷运行时每台锅炉全年可减少煤炭消耗约3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20吨,按照当前碳市场80元左右每吨计算,可节省63万余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日,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目前,山东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有300余家,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分别占全国的1/7和1/10,均为全国第一,再加上后续碳市场不断扩围,山东碳排放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条例》的出台为山东推动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强化碳排放交易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下一步,山东将深入落实《条例》,一是制定出台山东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日常监管、宣传引导等方面,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帮扶指导,进一步提升全省碳排放数据质量,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运行;二是深度做好“碳文章”,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强对履约和市场形势的分析,服务省内重点企业碳资产管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原标题:权威发布|46.66亿元!山东碳市场交易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