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省农机推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方向,以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为工作目标,以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为重点,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相融合,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提供科学的农机化技术支撑。
一、围绕粮食产能提升,强化先进技术装备集成与推广
(一)进一步推广粮食高产栽培农机化新技术。在全省加大玉米、大豆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栽培技术等优质高产高效作业模式推广应用力度,以优化“米-豆-米(麦、薯)”轮作关键环节技术模式为重点,强化农机装备配套和示范应用,为大垄栽培技术提供机械化技术支撑,扩大玉米大垄“品字”摆放大垄密植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在中西部或偏旱且水源充足地区加大保护性耕作、玉米大豆水肥一体化或二者集成种植等机械化高产技术推广应用。在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地势较高、土壤散熵好地块推广应用玉米平“作”垄“管”高产机械化生产技术。
(二)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结构。在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推动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强化农机装备配套关键技术转型升级,重点加大对气力式、单体独立仿行、电控排种(肥)、高性能精量、
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应用;持续加大对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大马力高性能
拖拉机、多功能
联合整地机械、低破碎玉米籽粒收获机和高性能谷物收获机、精准变量施药、药剂防飘移、大型智能植保机械等先进装备推广应用,提高粮作“耕种管收”机械化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突出抓好大豆大垄密植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和关键技术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全面深化农业生产农机标准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依托大型农机装备完善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品种、不同环节机械化工艺路线和机具配备方案。优化配置与智能动力机械相配套的耕整地作业装备,加快秸秆还田大垄密植农机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优化和完善复式耕整地作业机械配套及技术规范,制定“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平作垄管”等高产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作业标准,形成有区域特点的农机标准化技术模式,提升我省农机耕种作业标准化水平。
二、围绕黑土保护,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与服务
(四)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以旱田“龙江模式”和水田“三江模式”为基础,开展以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少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引》在春播关键农时节点,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对春季秸秆覆盖量大、地表坚硬或低温冷凉的地块、我省东北部地区可选择应用条耕机对垄体种床秸秆(根茬)进行条带耕作,条耕后及时镇压防止跑墒,达到待播状态,也可选用悬挂式秸秆归行机或搂草机,将播种带秸秆清理归集到空闲带,以提升地温,完成播种前准备,我省西部、南部地区可采用秸秆全量还田原垄播种,进一步优化完善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艺路线和机具配套方案。同时,开展大豆保护性耕作标准化生产薄弱环节相关技术试验示范,形成适宜不同区域的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
(五)开展专题宣传培训。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优势,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依托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适时举办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展示会,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技术培训,总结成效与经验,推介典型案例,促进机具装备升级和技术模式优化,为保护性耕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六)加强数据监测分析。以保护性耕作应用示范基地为核心监测点,开展相关数据监测、统计和对比分析,形成监测报告。省级农机推广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县级农机推广部门进行现场测试和汇总分析,市级农机推广部门对监测数据进行监督核查,为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围绕短板弱项,强化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示范与应用
(七)推动“一业一机”智能农机装备试验示范。围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特色产业,结合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一业一机”智能农机装备试验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机化生产模式。集成示范推广产业发展急需的新技术新装备,重点支持鲜食玉米收获、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绿色烘干、畜禽自动饲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和尾水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推广应用。
(八)逐步扩大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应用范围。落实国家精准农业应用自动驾驶系统补助项目,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步伐,实现农机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管理智慧化。引进高端智能驾驶系统,积极引导有机户加装自动驾驶系统,探索农机智能化发展新模式。
(九)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以全力推进智能农机提档升级为重点,引进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拖拉机、无级变速拖拉机等。征集农机智能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开展智能农业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十)助推智能高端农机试验示范先导区建设。组织开展智能农机生产企业开展研讨,探索制定智能拖拉机耕整地作业标准。组织成立智能化作业水平评价专家组,提出智能化作业水平各方面指标,建立智能化作业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大力发展高精度农机作业导航监测,加快深松、秸秆还田等农机远程运维终端推广应用,加快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
四、围绕节粮增效,强化提质增产减损行动
(十一)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继续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粮食机械化生产提质增产减损行动方案》,开展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存储和加工全过程、全方位提质增产减损机械化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开展节约减损专题培训,提高机手操作技能及作业质量,降低全过程机械作业损失。
(十二)坚持机收减损长抓不懈。抓住机手和机具两个关键因素,推广应用普及智能绿色、高效低损收获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机收减损”现场演示及现场收获损失率测试活动,切实提高机手规范操作技能及减损意识,进一步研究掌握粮食作物机收损失实际情况及产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收获环节技术难题。加快淘汰老旧收获机械,补齐收获割台、脱粒等机具和作业环节存在的短板,提高机械收获装备在作业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降低粮食在机械收获过程中的损失。
五、围绕体系建设,强化技能素养与服务质量提升
(十三)开展“田间日”现场实训活动。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科学、高效、绿色机械化技术支撑,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锻炼相结合的基层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忠诚有担当、专业能力强的基层农机推广技术骨干。举办“田间日”和“地头展”活动,促进农机化适用技术加快应用。
(十四)构建新型农机推广服务平台。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推广机制,构建推广部门牵头,科研院校、生产企业参与,农民合作组织、农机大户配合的协同推广新模式,积极发挥农机技术网络大讲堂作用,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应用,拓宽农机推广服务范围,解决现代农业生产难题。
(十五)推动建设农机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机推广服务主体作用,培育壮大技术过硬、运行规范的专业服务队伍,鼓励农机推广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优化农机专家库人员结构,在生产中遴选“土专家”,大力培养“农机工匠”和“农机标兵”,吸纳科研院校、生产一线、生产企业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遴选一批农机实用技能培训课件开展农机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服务能力。
六、围绕政治引领,强化党建工作落实见效
(十六)学以致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粮食作物单产提升、高端智能农机应用及基层农机体系建设等内容的调查研究,掌握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农机推广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服务基层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