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标准制度体系,指导地方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特制定
《四川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的基本原则、技术指标、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进行统一。
一、《指南》编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完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和电子图件后,应立即开展现场定界工作,明确保护区边界。《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规范制作水源保护区矢量图层,构建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图”。因此,科学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是依法落实保护区精准管理的重要支撑。
四川省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579个,水源地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多样,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确定、界桩设置等工作中亟需有技术性文件予以指导。
二、《指南》制定的必要性
一是支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的精准确定,落实依法管护的要求、国家关于保护区矢量图层制作的统一部署,提高饮用水水源
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对现场定界、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提出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之上,填补了保护区勘界定标的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成果整理等技术标准空白,有利于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标准体系。
三是统一规范了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矢量图的制作,为四川省下一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巩固我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成效。
三、《指南》的主要内容
《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准备、内业标绘、外业调绘测量和成果整理的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指南》明确了勘界定标的适用范围为四川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原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依法勘界、精准落地和简单易行。
(三)主要技术指标。《指南》规定了坐标系统、高程基准、地图投影、成图比例尺和精度指标,明确了从工作准备、内业标绘、外业调绘测量、到内业整理的技术路线。
(四)工作准备。《指南》规定了勘界定标应预先准备地理信息数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关资料和其他专题资料,并对资料的内容、格式、精度,资料的处理、检查作出了要求。
(五)内业标绘和外业调绘。《指南》规定了边界标绘、界桩点预标注、界桩设置、外业调绘、勘定后保护区边界转绘等的方法及要求。
(六)成果整理。《指南》规定了勘界定标成果类型、主要内容和成果格式等的要求。
《指南》还明确了相关术语定义,以附录形式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界技术要点、界桩制作与埋设要求、保护区测绘技术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