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游县罗家乡荷村村,几名腰别茶篓的茶农正穿梭于垄垄茶树间,一拨一掐,手起手落,嫩黄的茶叶渐渐装满茶篓,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这些年,随着黄茶特色产业在村中发展,全村黄茶种植面积已超400亩。
(一)品牌合作促增收。从茶叶加工小作坊,到现在越做越大,村民们组织成立了多个茶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黄茶,在政策扶持与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合作社效益越来越好。为了拓展茶叶销路,荷村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如“茶缘云鼎”等,设计包装,参加茶叶比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让黄茶更好地走出去。帮助黄茶抢市场的除了合作社,还有龙头企业。当地的茗皇黄茶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将新鲜的茶叶摊青、杀青、切片、烘干,成为各种符合市场不同需求的黄茶产品,打造出黄茶品牌“虔龙黄”,从原先单一的茶提取制品发展至名优茶、精制茶、抹茶、代用茶及深加工茶的全茶产业链。
(二)特色文化引流量。在“卖出去”的同时,当地也积极做着“引进来”的文章。荷村特色馆占地600平方米,集茶艺展示、茶品制作、文创产品销售、茶文化体验以及直播带货功能于一体,融入了龙、茶、竹以及衢州山水等元素,处处蕴藏设计者的匠心。开馆2个月,特色馆销售额已突破了2万元。村中民宿“竹尖上的树屋”,将民宿的环境融入了茶园,菜品融汇了茶元素,体验融进了茶艺,特产融合了茶销售,节假日与周末民宿经常是一房难求。2023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00万元,单是五一假期,就已带动卖出了2万余元的黄茶。
(三)资源共享赋活力。自99年“中黄三号”被发现了以来,罗家乡就被冠以“黄茶之乡”的美誉,但因零星生产、缺少品牌效应、销售渠道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等诸多原因,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产品正反馈受到极大限制。罗家乡创新推出“企业认养模式”,通过承包流转等方法,将零星的土地和人力资源统筹规划,调动社会专业人士打通包装、宣传、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了供给端与消费端的适配性,解放了生产潜力与消费潜力。提供稳定销售渠道、做到社会资源互补,可实现生产者与企业的共同富裕,达到“1+1>2”的效果。
如今,荷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比2007年的1276元增长了300多倍,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7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29757元。罗家乡正全力推进“共富荷村”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荷村将围绕“一条河、一株茶、一根竹、一堂课”,以整村经营建设特色景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