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深度耕耘保卫蓝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皖仪科技在行动

来源:皖仪科技2024/2/29 8:48:34101
导读
皖仪科技在环境监测方面深度耕耘多年,已完成从单一监测设备的生产商,到环境综合服务商的转变,大气环境监测方面,拥有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智慧双碳、智慧园区、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等多种解决方案。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2023年12月7日由国务院印发,该计划以减少重污染天气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针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的部署。计划提出,到2025年: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
 
  □ 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
 
  □ 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
 
  □ 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
 
  □ 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行动计划》的发布,代表了未来我国持续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指引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的方向。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服务商,皖仪科技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集监测检测设备、智慧管控平台、管家式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全面的产品和方案,助力推动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皖仪科技在环境监测方面深度耕耘多年,已完成从单一监测设备的生产商,到环境综合服务商的转变,大气环境监测方面,公司拥有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智慧双碳、智慧园区、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等多种解决方案,监测设备全面布局,方案深度切入客户痛点,具有深厚的项目经验。
 
  一、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解决方案
 
  方案综述
 
  皖仪科技响应“十四五”协同管控号召,利用走航监测、定点监测、污染源专项监测等手段,从细颗粒物、臭氧及其前体物宏观分布和微观组成两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区域内污染来源、生成和消散过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研判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有效降低颗粒物和臭氧浓度水平,确保颗粒物和VOCs持续减排,从而保障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现多污染物协同监测和污染源专项监测双轮驱动,提高细颗粒物和臭氧治理攻坚战水平。
 
  多元化监测网络
 
多路径实现协同管控
 
       二、数智双碳综合解决方案
 
  方案综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皖仪科技紧随国家目标要求,积极响应需求变化,全面考虑地方政府及园区企业在减碳行动中的需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在皖仪自研碳监测设备的基础上推出了“数智双碳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监测排放管理、扩散演变、碳资产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情景模型预测、评估决策”六大板块,通过“碳监测-碳画像-碳足迹-碳预测-碳决策”五步走,以科技手段助攻,助力当地政府(园区及企业)实现碳达峰。
 
  监测设备全方位感知温室气体排放
 
数智赋能助力双碳目标
 
碳监测
 
碳画像
 
碳足迹
 
碳预测
 
碳决策
 
  三、园区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方案综述
 
  园区智慧环保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GIS、通信融合等技术,对园区内的水、气、声等多种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感知、监测、评估和管理,融合园区生产安全、环保、应急多部门数据,为园区应急防控、污染预警、湖源追踪、科学减排、专项治理提供有效抓手;一企一册为企业提供节能提效、绿色发展的长效保障。同时具备环境突发事故的处置、决策指挥调度功能,使得监测立体化、管理精细化、决策可视化、应急智能化。
 
  ”环境→污染源“的污染物反向传输溯源能力
 
专项服务
 
       四、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
 
  方案综述
 
  近年来,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以《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指南》为基准,从污染源头进行设计,分为路边、港口、机场、铁路货场监测专项,组建移动源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与一般的城市污染不同,目前的城市空气自动站监测得到数据无法反映实时的道路交通污染情况,移动源污染监测急需建设针对性的监测站点,组建专门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为环境监管部门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家族化产品解决不同需求
 
精准治污
 
  一直以来,皖仪科技坚持“客户导向,以人为本,诚实正直,严谨开放”的核心价值观,深度耕耘环境监测业务,坚定产品领先战略,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未来,皖仪科技将继续秉持“品质皖仪 服务皖仪”的企业精神,持续助力空气质量的改善。
 
  原标题:深度耕耘 保卫蓝天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皖仪科技在行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